沪上车中所见

朝代:近现代|作者:彭鹤濂|

楼台十里绿阴肥,马足灯光过眼飞。

海上寒温原不一,有穿春服有冬衣。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猜您喜欢

  • 1.《茅斋宋朝·司马棫坐见茅斋一叶秋,小山丛桂鸟声幽。不知叠嶂夜来雨,清晓石楠花乱流。
  • 2.《别盘山清朝·戈涛青沟住独久,珍重别髯髡。石订重来约,山留昨夜魂。东西分涧水,次第下烟村。回首从前路,天城近石门。
  • 3.《观书有感宋朝·罗从彦静处观心尘不染,闲中稽古意尤深。周诚程敬应粗会,奥理休从此外寻。
  • 4.《洮湖元朝·严瑄远水长天入望赊,有人当槛岸乌纱。八风不动飞孤鹜,万顷无垠浴落霞。渔父垂纶秋练净,商人停棹夕阳斜。直疑身在冰壶里,孺子歌残兴未涯。
  • 5.《题张伯雨初阳台倡和卷元朝·大圭笙管声沈綵凤飞,朝阳出海散晴晖。一时文物推延祐,五夜丹光起太微。岁月无情诗卷在,山川如故昔人非。秪应湖上梅花月,照见荒台独鹤归。
彭鹤濂(1914-1996),字松庵,晚号棕槐老人,上海金人。1932年就读江苏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师从陈石遗(陈衍)、钱仲联诸家,习及古文辞。曾任金山中学校长,又曾供职金山县图书馆。著有《棕槐室诗》、《棕槐室诗话》。陈曾寿评其诗曰:"诗境幽绝,深入四灵之室,无一点烟火气矣"。夏承焘评曰:"幽茜似元贤,浓丽如梦苕庵"。郑逸梅评曰:"诗以雅为主,颂次之,读棕槐室诗温柔敦厚,符于诗教,与时彦之好为颂体者有别,为之倾佩"。又曰:“大作益复清新隽永,当代所谓‘诗人’者多,而翁真诗人之诗人也"。钱钟书曰:"斟酌吴会英才集与近代诗抄之间,清词丽句洵众作之有滋味者也"。程千帆曰:"灵襟丽藻,诵之忘倦,无缘陪携,但深驰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