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周振甫北京

朝代:近现代|作者:彭鹤濂|

故人消息近何如,作客天涯廿载馀。

并世平章谁与比,忧心家国发全疏。

虽无绕屋千竿竹,却有撑肠万卷书。

料想当湖秋月好,问君何日返田庐。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

猜您喜欢

  • 1.《普天乐·浙江秋元朝·姚燧浙江秋,吴愁夜。愁随潮去,恨与愁叠。寒雁来,芙蓉谢。冷雨青灯读书舍,怕离别又早离别。今宵醉也,明朝去也,宁奈些些。
  • 2.《夏日宿云洞高峰山寺宋朝·徐学古孤峰八面何崚嶒,清寂楼台半古藤。小径云閒松系马,上方钟定鸟窥僧。雄观海署三千界,秀览烟山几万层。萝风六月凉侵体,此景人间得未曾。
  • 3.《器之示巽中见怀次韵宋朝·释德洪折脚铛寻稳处安,对君此夕久盟寒。狐裘不合须羊袖,药簏何妨缺夜干。秋垄此时驱健犊,道山何日跨归鸾。仙炉只隔数邱耳,上水船方厄濑湍。
  • 4.《如梦令·其三·初夏二首清朝·王士禄正是夏头春尾。芍药酡颜红靡。向晚琐窗风,怅绝玉人孤倚。还喜。还喜。梦里灯花几蕊。
  • 5.《浪淘沙·其二·次宋尚木忆昔韵清朝·王士禄绣幕晚来重。怪底香浓。丁香如梦月胧胧。红烛殢人耽笑语,过了疏钟。倦眼玩酥胸。脂肉芙蓉。娇羞银蒜罥青虫。往事临风休更忆,吹乱心蓬。
彭鹤濂(1914-1996),字松庵,晚号棕槐老人,上海金人。1932年就读江苏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师从陈石遗(陈衍)、钱仲联诸家,习及古文辞。曾任金山中学校长,又曾供职金山县图书馆。著有《棕槐室诗》、《棕槐室诗话》。陈曾寿评其诗曰:"诗境幽绝,深入四灵之室,无一点烟火气矣"。夏承焘评曰:"幽茜似元贤,浓丽如梦苕庵"。郑逸梅评曰:"诗以雅为主,颂次之,读棕槐室诗温柔敦厚,符于诗教,与时彦之好为颂体者有别,为之倾佩"。又曰:“大作益复清新隽永,当代所谓‘诗人’者多,而翁真诗人之诗人也"。钱钟书曰:"斟酌吴会英才集与近代诗抄之间,清词丽句洵众作之有滋味者也"。程千帆曰:"灵襟丽藻,诵之忘倦,无缘陪携,但深驰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