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挹山楼

朝代:近现代|作者:彭鹤濂|

猛忆留溪感又生,山楼曾宿未忘情。

白穿虚槛云归寺,绿抱孤村树作城。

消夏凿池成梦想,匝阴补竹待承平。

料知秦望山头月,照到床前分外明。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猜您喜欢

  • 1.《雨中登舟柬渝景明元朝·陈谟市南买舟苦未得,感君高谊最殷勤。冲雨上山行虎迹,褰裳度水散鸥群。干戈满地身长寄,花柳一州春自分。待把阴霾都扫却,与君琢句染晴云。
  • 2.《和潘良贵题明州三江亭韵宋朝·汪思温危亭耸观与云侵,胜概何劳杖屦寻。回合江山真有意,去来鸥鹭本无心。欢声洋溢均千里,好句清新抵万金。四海倚需经济手,岂容长对白头吟。
  • 3.《杜公井宋朝·许广渊几处城中井,标名孰与伦。异非深百尺,功在活千人。大旱流皆涸,甘泉惠受均。无情知水石,诚发应如神。
  • 4.《次韵曾侯赠庵僧宋朝·释德洪野僧自是闲,不复知闲味。譬如庵中人,不见庵外事。
  • 5.《千秋岁·和王介甫明朝·李雯别馆青桐,雕阑紫萼,晓梦添愁无数著。捲帘吹入南风雨,推窗惊起西飞鹊。女萝丝,落秦草,相牵缚。黄蘖岭红日落,翡翠阁中罗襟薄。欲语先教心绪恶。那时催促灯前影,今番冷...
彭鹤濂(1914-1996),字松庵,晚号棕槐老人,上海金人。1932年就读江苏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师从陈石遗(陈衍)、钱仲联诸家,习及古文辞。曾任金山中学校长,又曾供职金山县图书馆。著有《棕槐室诗》、《棕槐室诗话》。陈曾寿评其诗曰:"诗境幽绝,深入四灵之室,无一点烟火气矣"。夏承焘评曰:"幽茜似元贤,浓丽如梦苕庵"。郑逸梅评曰:"诗以雅为主,颂次之,读棕槐室诗温柔敦厚,符于诗教,与时彦之好为颂体者有别,为之倾佩"。又曰:“大作益复清新隽永,当代所谓‘诗人’者多,而翁真诗人之诗人也"。钱钟书曰:"斟酌吴会英才集与近代诗抄之间,清词丽句洵众作之有滋味者也"。程千帆曰:"灵襟丽藻,诵之忘倦,无缘陪携,但深驰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