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子夏末,偕俞律诗兄四游匡庐,予先作《庐山铁船峰歌》,其后二人往复次韵、倒叠前韵各三首,合为十二首,颇拟梓之自娱兼博同道一笑。时予已才尽,而俞兄诗思方如陆海潘江,滚滚滔滔,不可止遏,旋又首倡《庐山五老峰歌四十韵》,句句皆叶一东、二冬韵部中字,次韵之难可知。然予二人向不肯独乐其乐,因追尘于后,工拙则非所计矣

朝代:近现代|作者:常国武|

万物陶铸造化功,山川草木苞其中。

物俱有始亦有终,方来倏去同飙风。

独有五老摩苍穹,无生无死无昏瞢。

天下老人如寿松,天下名山如林丛。

彭祖已朽肝肠胸,远古山没海西东。

维我五老元气浓,韬晦阆苑长谦恭。

不求脱颖声誉隆,恍兮惚兮亡是公。

尘世险巇何重重,人生驹隙何匆匆。

常恨此心常倥侗,碌碌书剑总难工。

百年得毋草木同,辜负头颅知音逢。

却惟一事称豪雄,匡岳九上拥青葱。

奥府初探五老踪,将见未见心忡忡。

迎乎拒乎凭渠侬,但了宿想酬深衷。

匝山烟云飘飞蓬,屡蹶屡陟渐升崇。

闻道极顶天梯通,贾勇悉仗心悾悾。

诸老倘喜足音跫,愿言肃客揖碧空。

我虽大千一沙虫,夙怀壮志据要冲。

他年纵使终平庸,亦当人穷志不穷。

若许豁蒙太虚宫,百拜师礼五仙翁。

九转丹成曾冰融,回看人间无高峰。

注释

1. 押词韵第一部

2. 予先后十二度登匡庐,此言“九上”者,盖“九”字前贤常用以虚指多数,《离骚》“虽九死其犹未悔”句即其一例,清人汪中论三、九一文已具言之矣。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唐朝·杜甫纪德名标五,初鸣度必三。殊方听有异,失次晓无惭。问俗人情似,充庖尔辈堪。气交亭育际,巫峡漏司南。
  • 2.《云居山咏二首明朝·常慧半肩风雨半肩柴,竹杖芒鞋破碧崖。刚出岭头三五步,浑身都被乱云埋。经行仿佛近诸天,月上山衔半缺圆。听得上方相对话,星辰莫阂五峰巅。
  • 3.《遣兴清朝·尤珍春风吹庭树,渐见绿叶生。众鸟引雏出,翩翩飞且鸣。鹍鹏及雀蛤,物类善变更。惟人独不化,感叹谁能平。万事天所命,达观息群营。思游五岳遍,入海登蓬瀛。浩荡乘天风,吾将...
  • 4.《混江龙元朝·张观光几回家开旗临阵。战番兵累次建功勋。怕不的赀财足备。孳畜成群。长养着百十槽冲锋的惯战马。掌管着一千户屯田的镇番军。我如今欲待去消愁闷。则除是飞鹰走犬。逐逝追奔。
  • 5.《赠朱世英宋朝·释德洪老妻营炊,稚子汲水。庞公扫除,丹霞适至。弃帚迎朋,一笑相视。不必灵照,多说道理。
常国武,字翼谋、止戈。1929年12生于南京。自幼喜古诗文、书法。十七岁始在卢冀野主编的《泱泱》副刊上发表旧体文十馀篇。1951年毕业于金陵大学中文系,1956年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1986年晋升教授,全权为唐圭璋恩师代培三届博士生。十年动乱期间受到冲击,全家下放淮安农村,平反后回校继续任教。著有《宋代文学史》上下集(国家六五重点科研项目)、《辛稼轩词集导读》、《新选宋词三百首》、《中学语文教材析疑》(古代诗文部分)等,论文有《读〈外集〉卮言》、《西麓词平议》、《碧、草窗、玉田三家词异同论》、《宋代士与文学创作》、《清诗中兴探源》等数十百篇,自作诗、文、联在国内多处勒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