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虞竹园新居古松

朝代:近现代|作者:施蛰存|

南村卜宅为贞松,尽日虞翻对卧龙。

小院虽妨回雪舞,重门不掩出云踪。

老怀自蓄乾元德,遐览何劳泰岱峰。

肯与枋榆争得丧,春雷伫待发鸿钟。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猜您喜欢

  • 1.《缭绫唐朝·白居易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 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 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 ...
  • 2.《郊庙歌辞·褒德庙乐章·彰德唐朝·不详名隆五岳,秩映三台。严祠已备,睟影方回。
  • 3.《绵州乡贤堂宋朝·陈鹏潼山高兮潼水清,厥钟秀兮乡之英。之人已去兮逖听风声,我怀孔切谁仪刑。有美张公兮开明庭,作新宫兮州之黉。著其为人兮加丹青,貌惟肖兮如生。或桐挺而孤高,或芝荂而九茎...
  • 4.《清朝·毛澄乾坤未息战,廊庙尚论兵。赤子理难弃,黄图势必争。龙髯怀往事,虎口脱馀生。梦熟儿时景,依然旧太平。
  • 5.《登方山绝顶明朝·沈守正卷舌唾东海,扬裾蹴塔巅。云争生客坐,日隔下方烟。问水来何远,乘潮不辨天。孤城千百户,广野一蜗蜒。
余总角时、侍大人游寒山寺。见石刻枫桥夜泊、大人指授之、琅琅成诵、心窃好焉。年十二、大人授以诗古文辞。自杜甫兵车行杜牧阿房宫赋始、遂渐进于文学。求书自习之、五六载间、尽玉溪昌谷李杜元白而至于汉魏六朝、皆若可解悟、会心不远。独于当世名流、海藏散原石遗晚翠诸家、则往往不能逆其志。自愧才下、学或未至。乃取东坡谷宛陵山诸集读之、固未尝不可解、因甚惑焉。时散原方以江西宗匠主坛坫、末生后学咻之嚾之、不可一世。余三复其集、噤不敢言、所得者偶有句耳。南社诸君子则以江西诗为遗老文学、不足以任革命鼓吹、乃举唐音以为帜。然自亚子以下皆规模龚定庵、才或未济、徒见浮薄。宋且不至、何有于于唐。遂弃诗不观、转而事新文学、偶亦作旧诗、皆拟古也。抗战军兴、流移滇闽、稍稍作韵语、寄情言志。然平生讽诵、博涉多方、古来诗人、各有影响。推敲之际、辄受绳约、终不能脱前人科臼。因知宗宁宗唐、徒费唇舌、邯郸学步、孰为是非。于是放笔直书、惟求辞达。或一年止数诗、或经年无一诗。垂四十载、所作不逾三百。删其十一、录而存之、以识平生踪迹、一时情感。览之者当讥其凡庸总杂、不成家数。余亦自知其体气不纯、无当大雅。所自许者、无不可解之作耳。然欲使老妪都解、则犹有愧于白傅也。戊午人日北山施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