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写哀

朝代:近现代|作者:林资修|

偶向郊原看夕晖,云烟满眼欲安归。

草凋草长天多事,人哭人歌境日非。

水浅小鱼争下濑,风高馋隼遽成围。

前途未定吾生晚,对此真无泪可挥。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猜您喜欢

  • 1.《牡丹唐朝·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 2.《梧叶儿·香随梦元朝·吴西逸 香随梦,肌褪雪,锦字记离别。春去情难再,更长愁易结。花外月儿斜,淹粉泪微微睡些。
  • 3.《偈五首·其二宋朝·释志璿不休去,不歇去,业识忙忙去。七颠八倒去,十字街头闹浩浩地声色里坐卧去。三家村里盈衢寒路荆棘里游戏去,刀山剑树劈腹剜心镬汤炉炭皮穿骨烂去。
  • 4.《寄欧子建四首·其一明朝·何吾驺怜汝多才不遇知,青山归著薜萝衣。只今芳草王孙日,遥忆狂歌醉舞时。
  • 5.《寄头陀端公·其三明朝·李之世三尺蒲团七尺筇,四更残漏五更钟。一声唤醒缘生梦,月在寒潭风在松。
林资修(1880—1939),台湾日据时期的人。字幼春,号南强,晚号老秋,台中峰人。原籍福建平和,先世于乾隆十九年(1754)迁台。为林献堂从侄。幼时受业于梁成楠,从学三年,于新学涉猎颇多。喜读小说。年十六,台湾沦陷,随叔父林朝崧避居泉州,未几返台。以六首七律歌咏台湾抗日诸将,颇得好评。1902年,与林朝崧倡办栎社。1911年梁启超访台,观其诗作,称其“海南才子”。1918年底,与蔡惠如等创办台湾文化社。翌年元旦,又参与创办《台湾文艺丛志》,被选为理事。1921年,台湾文化协会创立,任专务理事。1923年,任“台湾议会期成同盟会”专务理事,引起日本当局嫉恨,当年1216日被捕,判处监禁三个月。经终审判决,1925年3月2日入台中监狱。1927年,任台湾民众党顾问。1939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