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蔡培火、蒋渭水、陈逢源三君之京

朝代:近现代|作者:林资修|

一往情深是此行,中流击楫意难平。

风吹易水冲冠发,人唱阳关劝酒声。

意外鲲鹏多变化,眼中人兽漫纵横。

临歧一掬男儿泪,愿为同胞倒海倾。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猜您喜欢

  • 1.《北眺春陵唐朝·骆宾王揽辔疲宵迈,驱马倦晨兴。既出封泥谷,还过避雨陵。 山行明照上,谿宿密云蒸。登高徒欲赋,词殚独抚膺。
  • 2.《藤江元朝·麦澄桃花浪暖锦鳞肥,白发渔翁罢钓归。柳底系船篷底坐,满前鸥鹭已忘机。
  • 3.《一笑轩为宗旨南作元朝·无愠一笑轩中行复坐,青山白云不可唾。六户虚凝绝点尘,经案铜瓶安一个。灵山对众拈花时,百万龙象徒蚩蚩。金色头陀独解事,冁然微笑扬双眉。笑边真旨凭谁委,木强杨歧未相许。...
  • 4.《琼台杂兴七首·其二明朝·邢宥黉馆群游并俊华,书香半袭旧儒家。芝兰尚友颜回室,葩萼争雄宋玉衙。席上珍藏光发越,胸中道富乐肥嘉。白袍自破天荒后,秋鹗尝飞岭外涯。
  • 5.《夜泊松陵·其二明朝·沈守正爱此如圭月,加衣倚石坡。村醪醺意薄,蛮语客舟多。树秃鸦声乱,牛归稚子歌。吴田虽早获,其奈饷催何。
林资修(1880—1939),台湾日据时期的人。字幼春,号南强,晚号老秋,台中峰人。原籍福建平和,先世于乾隆十九年(1754)迁台。为林献堂从侄。幼时受业于梁成楠,从学三年,于新学涉猎颇多。喜读小说。年十六,台湾沦陷,随叔父林朝崧避居泉州,未几返台。以六首七律歌咏台湾抗日诸将,颇得好评。1902年,与林朝崧倡办栎社。1911年梁启超访台,观其诗作,称其“海南才子”。1918年底,与蔡惠如等创办台湾文化社。翌年元旦,又参与创办《台湾文艺丛志》,被选为理事。1921年,台湾文化协会创立,任专务理事。1923年,任“台湾议会期成同盟会”专务理事,引起日本当局嫉恨,当年1216日被捕,判处监禁三个月。经终审判决,1925年3月2日入台中监狱。1927年,任台湾民众党顾问。1939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