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抵成都闻京师议和

朝代:近现代|作者:江庸|

仓皇孤注掷金瓯,客子还乡说壮游。

尚幸识途馀老马,不闻撼树恃蚍蜉。

千秋碧化苌弘血,万里函输佗胄头。

城下一盟终可耻,陆沉长使杞人忧。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猜您喜欢

  • 1.《太原早秋唐朝·李白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 2.《咏南阳唐朝·汪遵陆困泥蟠未适从,岂妨耕稼隐高踪。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
  • 3.《春夕五首(存一首)明朝·何巩道黄蝶飞飞又夕阴,数重帘幕隔平林。水边对月难寻影,楼上看花自见心。渐老忽惊潘岳鬓,多愁空抱马卿琴。青春只道时时在,不谓柔桑已有椹。
  • 4.《题酒家仝钱季善作明朝·佘翔解下鹔鹴裘,恰贳酒一斗。笑问酒家胡,有客如此否。
  • 5.《朝东明朝·李贤晓院竹风清,珠帘捲画楹。薄云收暑气,疏雨带钟声。棋胜还经虑,诗成可细评。年年长此日,聊复过平生。
江庸,生于1878年,卒于1960年。福建长汀人,前清奖授举人,曾任京师法政学堂教务长、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政法大学校长。抗战时在重庆任国民参政会团主席,49年参与国共和谈。著有《刑法理由书》、《淡荡阁稿》。1953年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60年任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