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抗战纪事·其十七

朝代:近现代|作者:王冷斋|

三章约法且言和,令下前锋共止戈。

毕竟夷人无信义,撤兵意少缓兵多。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猜您喜欢

  • 1.《谒金门·其四·为尤郎中延之寿宋朝·丘崇花雨润。烟锁玉炉香韵。笑度华年春不尽。寿觞寒食近。甲子才周一瞬。争羡朱颜青鬓。咫尺朝元仙路稳。碧云新有信。
  • 2.《送皇甫法曹宋朝·彭汝砺始余来肥陵,问士得皇甫。经年在闾巷,不肯出公府。樽俎献酬间,为之赋翘楚。今上襄阳官,拙诗愧兼取。襄阳真名区,碑碣字多古。能因东南风,取以寄予否。
  • 3.《题春江送别图元朝·刘绍碧草满江南,杂花迎远渚。东风晚来急,立马向渔浦。歌馀折杨乱,别思黯清酤。落日照兰□,□□□□许。
  • 4.《舟发漷县同家禄勋赋明朝·李因拂衣去去急,白发半愁中。过客天涯少,行厨榾柮空。禅关山月黑,鱼栅夜镫红。松菊闻无恙,锄书可耐穷。
  • 5.《步虚词二十三章·其五明朝·沈鍊大言惊宇宙,小隐适山林。观世壶中静,知机象外深。洞文开万卷,绛岭历千寻。雄心沉白水,锐气炼黄金。谒圣玄宫里,寻仙苍木阴。未能挥宝剑,聊用抚瑶琴。
(1892-1960),福建闽侯人。1936年任河北宛平县县长,“卢沟桥事变”期间作为事变地区主要负责人,在同日军谈判、交涉中,坚持守土有责、寸土不让。抗战胜利后,应远东国际法庭之邀,赴东京为审判日本战犯出庭作證。1951年底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后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长。是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著有《卢沟桥事变始末记》、《卢沟桥抗战纪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