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庵自北至即南行

朝代:近现代|作者:王蘧常|

前晨檐雀噪,昨夜灯花黄。

失喜故人至,握手泪眼瞠。

如何数年别,鬓短须已长。

风尘凋朱颜,刻画出老苍。

相对如梦寐,欲语翻回遑。

前岁辽阳陷,魂魄碎城隍。

万家散血肉,一命县火汤。

昼伏且夜行,十步终一僵。

回头七市灰,白骨千里撑。

辛苦聚民膏,一一赍盗粮。

脱死还旧京,大帅方笙簧。

去年河北乱,变起尤可伤。

门蚤与敌共,藩篱撤四方。

文武还恬嬉,异梦酣同床。

将军不负腹,杯酒筹边防。

虚誇十万剑,未战已扼吭。

可怜帝王都,一夕沦豺狼。

从此十六州,荡荡无坚墙。

凄凉凝碧池,歌舞供淫荒。

缥缃与财货,归轸连扶桑。

食肉肥功狗,高冠饰虎伥。

魑魅见白日,狐鼠腾城坊。

亦有巢许俦,劲节淩风霜。

幡然拜车前,媚骨换仓皇。

亦有文章伯,自命颇堂堂。

守玄空自苦,美新忽成章。

君言才十一,君泪已满裳。

我亦幕上燕,舐米先及糠。

祸福原倚伏,慰君还自伤。

强颜出欢笑,把臂倾壶觞。

招君已碎魂,续君已断肠。

反君旧时颜,还君旧时狂。

酒人有天地,百痛傥一偿。

廿年昆弟情,尽此灯烛光。

明日各山海,此情不能忘。

相期保岁寒,汉运终再昌。

注释

1. 出处:明两庐卷三

猜您喜欢

  • 1.《失调名·母恩长唐朝·敦煌曲子只为长时。驱驰辛苦。形貌精神。都来失绪。一头承侍翁姑。一畔又剸缚男女。日夜不曾闲。往往啼如雨。
  • 2.《偈·其五宋朝·释祖镜达磨携将一只归,儿孙从此赤脚走。借他朱履代麻鞋,休道时难事掣肘。化鹏未遇不如鹍,画虎不成反类狗。
  • 3.《和余庆长老春十首·其二宋朝·释德洪叶欲藏禽花没腰,春愁叠叠觉难消。碧云新月谁梳鬓,翠浪柔风自织绡。
  • 4.《香城瑛禅师赞宋朝·释德洪黄龙三关,初岂拒人。见者伫思,剩却法身。祐公掉臂直去,悦公追之绝尘。维瑛实两公之后,观其满腹精神。木床足折,续之以薪。则三十年后,当令天下闻之甚富,见之甚贫也。
  • 5.《送陈邦直司训之宜山明朝·江源弟子群中最白眉,十年南北叹睽离。探穷今古书千卷,不得姮娥桂一枝。酌酒与君多旧话,赠言于我有新诗。行行勿薄宜阳教,坐拥春风拟浴沂。
王蘧常(1890-1989) 字瑗仲,号明两,别号涤如、甪里翁、玉树堂主、欣欣老人。嘉兴人,生于天津。1919年拜沈曾植为师,习书法与文史等,曾在暨南大学任教,1949年在无锡中国文学院任副院长。1951年入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后调哲学系为教授。主编《中国历代思想家传记汇注》(与钱萼孙合作)、《江南二仲集》。遗著《秦史稿》。又有《钱衎石年谱》等多种经战乱散佚。有《明两庐诗》、《续许氏嘉兴府志经籍志》、《商史坟典志》、《商史·汤本记》、《礼经大义》、《严几道年谱》、《沈寐叟年谱》、《诸子学派要诠》、《先秦诸子书答问》、《抗兵集》、《国耻诗话》、《梁启超诗文选注》、《顾亭林诗集汇注》、《顾亭林诗谱》、《顾亭林著述考》、《荀子新传》、《书法答问》、《明两庐题跋劫余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