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浛洸准提庵

朝代:清朝|作者:释今无|

疏篁掩映水相连,小步方知兴渺然。

盘树月圆齐碧叶,莲塘草长走朝烟。

云根尚在思张令,笔势何人假米颠。

今夜又从滩里宿,回看还欲酌青泉。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2. 庵门有“宝藏”二大字,假米元章所书;有英石一脔,三年前英州邑侯张石舟见许,今忽见之

猜您喜欢

  • 1.《王猷溪雪(访戴安道)元朝·王剑川心事微茫剡曲流,夜寒风定六花收。山川一色天如昼,上下交光月在舟。自醉自吟怀渺渺,兴来兴去永悠悠。归欤怕折堂前竹,首问平安如昨不。
  • 2.《后九月九日明朝·江源秋色将相暮,开怀合举觞。百年双短发,一岁两重阳。往事已流水,菊花犹晚香。独斟拼一醉,不惜老年狂。
  • 3.《湄潭道中明朝·江源客路千山里,阴晴一霎间。雨馀岩溜急,春尽鸟声闲。笑我诗才涩,非渠物色悭。檐头犹有酒,三酌壮衰颜。
  • 4.《冬暮与异度游高梁桥步至极乐寺明朝·沈师昌溪流曲曲树参差,精舍名园隐墓祠。恰似江南风日美,苏公堤上夕阳时。
  • 5.《双调望江南·其一·本意二首清朝·王士祯江南忆,风景奈何春。鹅子蘸丝黄淡淡,鸭头染水绿潾潾。帘外杏花村。江南忆,秋气倍关人。楚塞鸿归山近远,吴江枫落雨缤纷。谁道不销魂。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