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舟行即事

朝代:清朝|作者:释今无|

秋气才深万木降,云涛轩豁失幽窗。

陈琳有檄谁操管,庾亮移尊已入江。

词客多情看水鸟,荒村乱后少山狵。

三星的铄鱼龙睡,一阵笙歌咽玉缸。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江韵

猜您喜欢

  • 1.《三棒鼓声频元朝·曹明善 先生醉也,童子扶者。有诗便写,无酒重赊。山声野调欲唱些,俗事休说。问青天借得松间月,陪伴今夜。长安此时春梦热,多少豪杰。...
  • 2.《都官叶(纾)郎中归三衢宋朝·张方平宗邸横经授小侯,迹同半隐久沈浮。却寻故国溪山路,多谢朝堂钟鼓楼。冉冉年华年老态,纷纷时事作閒愁。一丘一壑平生志,况有门人伴钓游。
  • 3.《青林渡元朝·张仲深青林渡头月影微,舍南鸦阵归提提。澄江入夜客唤渡,短艇剪烛閒裁诗。田园每为乐事废,鼓角又起残年悲。十年踪迹半江海,草草杯盘慰别离。
  • 4.《再和子育韵·其三宋朝·彭汝砺玉立风生供奉班,少时绿发照行间。今时大半成霜雪,莫把青铜照面看。
  • 5.《看山过小隐村宿黄氏山庄同诸子家从席上望三洲赋明朝·何吾驺主人家住碧云幽,天半青山拂案头。大隐未应忘小隐,十洲聊已到三洲。吹箫可耐风生袂,把酒其如月满楼。珍重山庄鸡黍约,他年清梦绕林丘。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