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浮下山与张给谏相订度中秋于尹澜柱园亭张公以行止不果予独泛舟泊南海神祠上浴日亭同四藏自显自坚铁关诸子赏月·其一

朝代:清朝|作者:释今无|

月明万顷软琉璃,况复中秋色更宜。

光怪尽随星汉上,襟期只有水云知。

羞看岁去逢佳节,每叹心违过此时。

独步古松苍莽际,轻衫微觉暗风吹。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咏桂唐朝·李白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 2.《初夏宋朝·朱淑真枝上浑无一点春,半随流水半随尘。柔桑欲椹吴蚕老,稚笋成竿彩凤驯。荷嫩爱风欹盖翠,榴花宜日皱裙新。待封一罨伤心泪,寄与南楼薄幸人。
  • 3.《乙巳春夏间民饥更甚老农述此·其五明朝·朱浙不记清明今日是,暖风晴日草芊芊。荒年流毒到枯骨,兀兀坟头无纸钱。
  • 4.《李伯熙过访雍署留酌明朝·李孙宸交游落落旧莲池,握手同君又一时。事忆十年多似梦,会怜千里本无期。开轩水槛偏留月,对客篱花尚满枝。自是合离关气象,尊前沈醉未须辞。
  • 5.《春祭陈贤良祠明朝·沈朝阳清风亭下竹森森,玉雪寒生酒客襟。特为表贤来社里,岂因乘兴访山阴。再倾玄酒千秋祀,一疏青苗万古心。踏遍九墩人不见,断碑荒草夕阳沈。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