浈阳峡

朝代:清朝|作者:释今无|

不信江流有路通,双岩忽裂见虚空。

石屏生觉霜筠细,云窦斜开鸟道穷。

夜静爱当船上月,心閒受得峡中风。

随时歇处吾归处,辛苦都来怯塞鸿。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猜您喜欢

  • 1.《那吒令·这妮子我问着呵元朝·张寿卿这妮子我问着呵。没些儿个势沙。这妮子道着呵将话儿对答。这妮子使着呵。早妆聋做哑。泼贱才。堪人骂。再休来利齿能牙。
  • 2.《令江夏时作宋朝·楼常不老长生世所稀,要持阴德定镃基。能行方寸无欺处,方是平生踏道时。长以仁思登恺弟,莫教深刻失便宜。行年七十看将近,见尽人间事可知。
  • 3.《灵杰塔明朝·何望海塔建东山上,烟花象外幽。茵随青草布,桥镇大溪流。绿漪馀舟楫,雕栏宿斗牛。恍然天路近,手割白云留。
  • 4.《淮安新城有感二首·其一清朝·王士祯泽国阴多暑气微,一城烟霭昼霏霏。春风远岸江蓠长,暮雨空堤燕子飞。四镇虫沙成底事,五王龙种竟无归。行人泪堕官桥柳,披拂长条已十围。
  • 5.《塞翁吟·和清真韵清朝·王士祯记得相逢处,倭堕玉髻珑璁。人静悄,画堂东。清暑试轻容。龙须初展冰绡薄,云母曲曲浮空。侧枕卧,芭蕉初碧,踯躅新红。匆匆。自回首,柔奴别后,思往事、都如梦中。借锦水...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