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琵江口

朝代:清朝|作者:释今无|

半叶萧萧夜雨侵,又将残梦寄浮沉。

更阑始觉原为客,岁去难酬未了心。

敝絮两重支暗漏,寒风十里到孤吟。

华亭渔父吾尤尚,芳迹何年得并寻。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猜您喜欢

  • 1.《平山永旴元朝·周老山人住桃源意自春,蓬莱弱水渺无尘。拟随陶令寻归路,却讶庞公肯入城。水吊晋题应有句,碑扪唐刻岂无情。太原渔者无劳问,尽识神仙真姓名。
  • 2.《喻法师祈雨悉验明朝·王邦畿三月云霓望,今朝雨泽倾。祈求凭咒力,感激尽精诚。柱础沾云气,堂阶滴水声。上天生物意,于此复多情。
  • 3.《再和前韵·其三宋朝·彭汝砺生涯泛泛寄浮鸥,老矣华簪笑未投。宛转枕前清夜梦,还随修水近山流。
  • 4.《滚绣毬元朝·贾仲名做娘的肯哀怜肯付合。做女的有疼热有瓜葛。指头上单养的我一个。须不是过房的买到前窝。熬煎的点秋霜两鬓皤。抬举我正青春二九过。衣食勾家私得过。因甚的闹炒炒做不的个存...
  • 5.《和陶诗·归田园居六首其六明朝·李贤井田废已久,平野皆阡陌。力耕足自给,我心良可适。床头浊酒熟,开樽醉月夕。人生安得常,倏如驹过隙。素心乐恬淡,不为外物役。室人颇勤劬,明灯夜深绩。衣食免寒馁,安敢...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