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问归亭·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释今无|

天风吹落到炎州,今日登临匪昔游。

文士有怀应载笔,閒僧无事独孤舟。

深根古柏通莲座,嫩叶新松荫石头。

破衲岂宜罨画里,又栘竹节上层楼。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猜您喜欢

  • 1.《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唐朝·韦庄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惟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 2.《病居寄程德林宋朝·彭汝砺槿花时态厌羁贫,谁恤天涯卧病身。千里有家归未得,一心无赖恨长新。形容憔悴真衰汉,意气萧条似老人。恨乏酒樽将寂寞,独凭诗句诉酸辛。
  • 3.《掬泉宋朝·释元肇一坳寒贮玉,非沼又非渠。捉月弄清浅,把山摇碧虚。久晴应不竭,积雨亦无馀。陆羽来题品,他泉定弗如。
  • 4.《万年开新塘宋朝·释元肇八峰聚首最幽奇,驱石拦云贮碧池。倒拥旌幢千影树,平沈星象一枰棋。争鸣已被蛙先觉,归宿多应鹭未知。肝胆到来都照了,何须更待入门时。
  • 5.《初秋过延津屈鹏洲太史招饮枣山别业明朝·何吾驺凉飔拂拂敞华筵,太史招携选胜偏。绕径但随灯影入,穿林时为柳条牵。政逢匹马欢投地,似有双龙夜烛天。取醉直教忘尔汝,松亭初露枣山烟。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