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释今无|

碧叶辞枝月满梢,十分寒色在西郊。

目穷寥廓无人到,影隔空濛有鹤巢。

懒向丹峰消白日,閒随雪路踏黄茅。

此情尚未消磨尽,千古尘埃足解嘲。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肴韵

猜您喜欢

  • 1.《菩萨蛮·湿云不动溪桥冷宋朝·朱淑真湿云不渡溪桥冷,娥寒初破东风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
  • 2.《送郑毅夫舍人被召五首·其三宋朝·刘挚永昭陵上土新乾,又见弓遗四海冤。旒冕嗣天承顾命,金缯倾帑入私门。已多困瘠悲邦衅,况有跳梁玩国恩。归奉清闲疏奇蕴,席前应讲太平源。
  • 3.《第六十三九峰龟毛颂宋朝·释义青等闲不语未逢人,语便伤直似太亲。不顾火中鸾凤息,惊他石虎暗生嗔。
  • 4.《雪窦山明朝·李中林一两青鞋九节筇,好风吹上妙高峰。天开锦镜潴双涧,山入寒华转几重。绝顶栖云驯老虎,悬崖飞瀑喷狞龙。携将十载尘寰梦,来听上方今夜钟。
  • 5.《祝英台近·用吴淑姬韵清朝·王士禄日将暆,莺渐懒,寂寞梧还据。昧昧高天,转掌幻云雨。从来季主端著,君平说易。细思忖、都无是处。愁城阻。尽使费尽输攻,墨守只如许。黑漆屏风,深夜若能觑。好趁五柳初荣...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