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赓人卿人三昆玉赴秋闱赓人先捷二公南归此赠

朝代:清朝|作者:释今无|

白眉已见号贤良,兄弟双难孰可当。

先喜家声高建水,旋嗟逸足失孙阳。

极明霜月悬愁乐,如许归途有短长。

好悟木樨真实义,重来赠汝一枝香。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论诗三十首·其三十元朝·元好问撼树蜉蝣自觉狂,书生技痒爱论量。 老来留得诗千首,却被何人校短长?
  • 2.《闻子规元朝·陈镒独立溪头闻子规,寸心欲折鬓成丝。东风巷陌花飞处,细雨园林叶暗时。顾我艰难频作客,经春愁闷强裁诗。云山入望乡关远,徙倚长桥有所思。
  • 3.《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百九宋朝·释广闻相逢不拈出,犹是东山左边底。举意便知有,又是方庵外边事。南山快便难逢,声东击西。持方入圆,贵要诸人知有。一点成龙两处全,何如兄弟添十字。
  • 4.《渡江清朝·包兰瑛长空雨过彩虹明,艗艏迎潮自在行。烟树数峰团画稿,风帆十幅破云程。沙边鸥鹭盟秋水,江底鱼龙睡晚晴。且喜舟轻人意健,开窗时复对楸枰。
  • 5.《拜石台明朝·李孙宸山居未离群,结台拜石友。请看点头时,莫笑襄阳叟。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