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山寮口占·其六

朝代:清朝|作者:释今无|

待死心还热,原空事未消。

艰难菩萨行,辛苦病魔娇。

冷意营新塔,孤灯照药瓢。

交情那可已,哭汝向溪桥。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萧韵

2. 丁巳秋八,都寺旋庵湛公病笃,予自幢还,与其永诀,不自觉其悲而成声也。

猜您喜欢

  • 1.《古东门行唐朝·柳宗元 汉家三十六将军,东方雷动横阵云。鸡鸣函谷客如雾,貌同心异不可数。赤丸夜语飞电光,徼巡司隶眠如羊。当街一叱百吏走,冯敬胸中函匕首。凶徒侧耳潜惬心,悍臣破胆皆杜口...
  • 2.《寄彦猷阁老某前岁奉使还领扬州今彦猷亦自境外归得姑苏宋朝·陆佃相望持节出卢龙,继踵分符别紫宫。汲黯虽嫌弃为郡,袁丝应惮久居中。文章不见于时益,出处何知与子同。红药万株天下绝,谢公来肯醉薰风。
  • 3.《得彭宫保书见示六旬有作赋呈清朝·方宗诚衡岳高巍峨,气象千年新。蜿蟺而磅礴,郁极斯降神。贤豪不世出,天命康时屯。翊赞中兴业,度越甫与申。忆昔文皇初,治极乱萌䟴。中原咸震慑,束手嗟朝绅。南山豹隐雾,洞庭...
  • 4.《宋朝·释守端一文大光钱,买得个油糍。吃放肚里了,当下便不饥。
  • 5.《寄妻父蒋先生四首·其一明朝·江源鹤亭老子真堪乐,屈指明年又古稀。百事不求温饱外,诸孙调叹日牵衣。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