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之将归桐城同姚梅长行过宿海幢诗以送之

朝代:清朝|作者:释今无|

归路同良友,兼逢野寺僧。

松枝高壮气,海色送孤城。

潮起船头合,江虚棹影清。

莫言不相寄,到处有鸿声。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猜您喜欢

  • 1.《寻诗近现代·钱钟书 寻诗争似诗寻我,伫兴追逋事不同。巫峡猿声山吐月,灞桥驴背雪因风。乐通得处宜三上,酒热钩来复一中。五合可参虔礼谱,偶然欲作...
  • 2.《次韵答九弟首夏郊园即事·其二宋朝·李彭阿连句里欲回春,早慎论交思不群。莫愿才堪任遗补,来参折臂大冯君。
  • 3.《题叶氏四爱堂元朝·张嗣德东篱秋色净,芳沼晚花滋。雪落清涧曲,风生楚江湄。幽景尚依然,高怀邈难追。道人继芳躅,千载有馀思。老屋四五掾,草径临清池。四时各代谢,芬华常在兹。勖哉著令德,永与...
  • 4.《晋安馆中纪怀十首·其三明朝·佘翔秋色正摇落,山山柿叶黄。那堪当逆旅,况复是重阳。猿断沧江月,鸦啼老树霜。不知孤馆客,何处泣干将。
  • 5.《蝶恋花·其二·和汉川卢令女题泥溪驿韵清朝·王士禄翠幰红帘晴少翳。花驿风香,渐觉秾春至。漫道鹃声堪坠泪。木棉红照人颜腻。江路盘回山路细。谢女吟成,旅思清如水。彤管自怜多画意。幽脩分得浮岚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