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社纪事(放䌇社)

朝代:清朝|作者:谭垣|

振策向平埔,已过茄藤港。

瞥见小琉球,瀛海遥相望。

番社辟南隅,放䌇乃保障。

编竹起连廒,仓庚数千量。

边海土虽瘠,近山地仍旷。

佥称归化后,我皇恩浩荡。

番赋既全蠲,番丁不加饷。

更以所蠲租,一半给番养。

老者亦已耋,少者日以壮。

共依覆帱中,尊亲永无忘。

我职司拊循,咨诹颇谐畅。

暇日仍来此,勿使耕耘妨。

注释

1. 押词韵第二部 出处:此组收于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

2. 放䌇社

猜您喜欢

  • 1.《咏菊二首·其一元朝·李昱君家盆内菊花栽,三本偏能二色开。白玉仙童迎我笑,紫衣卿相为谁来。休嫌风景当迟暮,正倚文章逼上台。如此秋光莫辜负,倚阑欢赏且衔杯。
  • 2.《雪霁道中口号二首·其一明朝·左光斗出郭舒新望,搴帷对夕晖。湿云留野树,晴雪照寒衣。腊近梅争放,春生柳欲归。何如田父适,高日掩柴扉。
  • 3.《张覆舆自西山来明朝·申涵光何事须城郭,人间复见君。全家依涧草,短褐带山云。薄俗居难定,忘形鹿可群。四方多战伐,羡尔未全闻。
  • 4.《春日闲述明朝·朱恬烆睡起情愈懒,烟萝地自迷。开尊惜迟暮,片月挂松西。
  • 5.《梦长蘅明朝·沈守正故人踪迹在何处,一簟凉生冉冉来。暖送问寒如昨日,不堪秋色满高台。
谭垣(?~?),字牧亭,号桂峤,江西龙南人。清乾隆十三年 (1748)进士,乾隆二十九年(1764)五任凤知县。缉盗安民,尤重建设。秩满,士民伐石纪绩。据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记载:「县境东倚傀儡山,故盗薮也。宵小出入,闾阎恒有戒心。垣甫下车,搜缉靡遗,悉置之法。自是,阴阳和,风雨节,年谷顺成,俗敦礼让,迄全郡迤南至琅峤二百馀里之内,桑麻蔽野,弦歌相闻,熙熙然也。而垣之求治,犹日昃不遑食,或则达曙忘寝,必使案无停牍,刑协于中而后止。在任三年,以次辟讲学书院,修厅事前后堂,改建天后宫,悉捐廉俸倡之。他若农田水利、险隘关塞之尤急于国计民生者,莫不釐然毕举。丁亥(1767)四月,秩满当迁,士民爱戴,不忍舍,相率走郡城,吁大宪,乞闻于朝。宪以格于例,不得已,慰劳而遣之。士民既不获请,退而伐石纪绩,以示不忘。」按士民所立「邑侯谭公德政碑」,在凤山旧治(今左营)天后宫之左壁。以下诗作据清修台湾方志所引辑录。(江宝钗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