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砚歌为磊齐作

朝代:清朝|作者:苏大山|

块肉孤舟逐海南,波涛千丈鏖大担。

神龙露爪攫砚去,冯夷罢舞天吴潜。

其光爚爚冲斗上,穷阴深墨忽开朗。

争张铁网入珊瑚,竞逐明珠求象罔。

流落人间又一时,碧连天水可胜悲。

凭谁解识尚方物,八百年来片石遗。

匆匆任把江山送,飘零终是千金重。

风尘赏识自有真,为筑高斋名宝宋。

板桥公子自翩翩,图书万卷亲丹铅。

囊锦携归置左右,苍然古色生云烟。

潇潇夜雨入君座,令我一视为君贺。

聊搜志乘采遗闻,撮拾来作高谈佐。

漳台瓦尽猎香姜,尽说琳腴玉德良。

真赝何须苦分别,安排笔阵巩金汤。

君不见冬青摇落宋陵阙,凄凉天上六更绝。

会圣宫中遗制亡,何况汴梁旧时月。

独留块石镇东宁,声价文山玉带生。

支得纲常存正气,漫随枋得老桥亭。

流亡在眼哀末叶,淘尽寒流惊一霎。

真本温陵出马蹄,一样伤心淳化帖。

注释

1. 出处:此收于苏大《红兰馆诗钞》之《婆娑洋集》。

2. 杨永智编校

猜您喜欢

  • 1.《初授官题高冠草堂唐朝·岑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 2.《赠母亲的诗清朝·慈禧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 3.《次曾大尹见寄韵·其一明朝·江源邂逅相逢庾岭前,我曾刮目识君贤。人情反覆万千状,消息稀疏十五年。翠竹幽居归蒋诩,枯槎沧海老张骞。重来嘉会知何日,汀树江云各一天。
  • 4.《秋戍明朝·岑徵飞霜悬大漠,列障并阴山。秣马将军令,寒衣御府颁。朔风枯塞草,秦月下萧关。少妇劳秋梦,瓜期恐未还。
  • 5.《饮童氏山楼明朝·沈鍊芳筵歌舞夜徘徊,莫厌慇勤劝酒杯。满目江山君试数,几家弦管在楼台。
苏大山(?~?),字君藻,号荪浦,泉州人,清末廪生。善诗,为泉州著名诗社「韬社」中坚,参与厦门「菽庄吟社」。娴熟地方文史掌故,亦为藏书家,曾为台北板桥林家「汲古书屋」撰联。民国卅八年(1949)以后担任福建省泉州市政协委员。著有《红兰山馆诗钞》(亦名《红兰阁诗钞》)、《红兰馆游仙诗册》,辑有《简明诗韵》、《温陵诗徵》、《温陵诗录》、《清人万首绝句》、《晋江私乘人物列传稿》、《九日山志》、《温陵碎事》、《蕃市录》、《关岳祀典(附备考)》、《清源林李宗谱择录》、《红兰馆小丛书》、《红兰馆藏书目》〖泉州市图书馆编《泉州市著述志》,1997。〗。  苏氏自撰《红兰山馆诗钞》八卷,囊括《桐南集》、《桐南后集》、《幔亭集》、《镡州集》、《鹭门集》、《甲子诗卷》、《婆娑洋集》、《鹿礁集》,其中《婆娑洋集》乃苏氏在昭和二年(1927)正,偕沈傲樵、林小眉、林希庄兄弟同游台湾廿日赋作,「归后,检行箧中尚馀若干首,不忍弃去,因复为编次,别为《婆娑洋集》,以作海天鸿山之识」,林希庄汇而录成《毗舍耶同游草》。编者另翻拣《菽庄主人四十寿言》、《菽庄寿菊雅集》、《菽庄梦中得句唱和集》收录苏氏诗作各一首。(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