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古·其八

朝代:清朝|作者:苏大山|

百战归来老健儿,白头又见丧师时。

谈兵苦被文人误,割地例为宰相悲。

旧梦常随铜柱远,大名终让铁枪垂。

乾坤莽莽留遗恨,十丈星芒闪黑旗。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此收于苏大《红兰馆诗钞》之《婆娑洋集》。

2. 作者注:「清季割台命下,刘义据台南以抗日人,后闻台北已陷,唐景崧等皆逃,义乃附海舶以去。」

猜您喜欢

  • 1.《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朝·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 2.《水阳夜舟元朝·李昱远客冬行处,孤舟夜发时。帆风转羊角,樯月带蛾眉。道路诗中见,家山枕上思。得归开箧笥,一一示吾儿。
  • 3.《知风草明朝·王佐(汝学)飓母崩腾海岳移,方当寂寞未来时。高堂广厦人如醉,独有泥沙小草知。
  • 4.《与杨如愚四首·其二宋朝·陈渊半生踪迹辱泥沙,胸胆初无献子家。臧谷亡羊俱可念,不须蛮触故纷拿。
  • 5.《咏荔枝明朝·佘翔绛囊颗颗隐珠胎,不向风尘驰骑来。自劈凝脂沉碧水,大秦明月掌中回。
苏大山(?~?),字君藻,号荪浦,泉州人,清末廪生。善诗,为泉州著名诗社「韬社」中坚,参与厦门「菽庄吟社」。娴熟地方文史掌故,亦为藏书家,曾为台北板桥林家「汲古书屋」撰联。民国卅八年(1949)以后担任福建省泉州市政协委员。著有《红兰山馆诗钞》(亦名《红兰阁诗钞》)、《红兰馆游仙诗册》,辑有《简明诗韵》、《温陵诗徵》、《温陵诗录》、《清人万首绝句》、《晋江私乘人物列传稿》、《九日山志》、《温陵碎事》、《蕃市录》、《关岳祀典(附备考)》、《清源林李宗谱择录》、《红兰馆小丛书》、《红兰馆藏书目》〖泉州市图书馆编《泉州市著述志》,1997。〗。  苏氏自撰《红兰山馆诗钞》八卷,囊括《桐南集》、《桐南后集》、《幔亭集》、《镡州集》、《鹭门集》、《甲子诗卷》、《婆娑洋集》、《鹿礁集》,其中《婆娑洋集》乃苏氏在昭和二年(1927)正,偕沈傲樵、林小眉、林希庄兄弟同游台湾廿日赋作,「归后,检行箧中尚馀若干首,不忍弃去,因复为编次,别为《婆娑洋集》,以作海天鸿山之识」,林希庄汇而录成《毗舍耶同游草》。编者另翻拣《菽庄主人四十寿言》、《菽庄寿菊雅集》、《菽庄梦中得句唱和集》收录苏氏诗作各一首。(杨永智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