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百咏·其九十三

朝代:清朝|作者:苏镜潭|

平畴如沃遍桑麻,屿辟基隆杂港叉。

造物偶然施狡狯,顿教两地雨晴差。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猜您喜欢

  • 1.《再和嗣首座五诗寄舒老微老·其五宋朝·李彭牧庵担板翁,锐气如平日。明璧不可瑕,崇兰有馀苾。何尝疲津梁,苦铩垂天翼。索价无乃高,孤峰问少室。
  • 2.《赫㬢台四景·其四·鸡鸣出日元朝·熊勿轩赫㬢清且真奇绝,远望海门观出日。金戈铁骑走千群,闪闪万旗张天赤。火轮飞上使人惊,烁服祥光成五色。扶桑浴久升何难,认取真精凝大极。
  • 3.《去妇词元朝·赵半间落叶不返柯,去妇无归年。敛袂出故帏,独影心悽然。君心
  • 4.《刘仪部士琏明朝·申佳允汤汤辽水阔,之子扬清芬。骏骨黄金重,天衢浩鸿文。飘然眇华要,肝肠澹雪雯。胸揽梁园秀,笔空蓟塞尘。抱志在静远,世味何氤氲。素心夙相炤,梦寐若为群。
  • 5.《岁暮送孝持清朝·王广心读书台畔钓鱼矶,彼美谈经过竹扉。羽扇才名三俊重,乌衣子弟六朝非。云生枳棘鸾偏集,霜扑蒹葭雁欲归。莫道春风开径早,岁寒心事隔年违。
苏镜潭(1883?~1939),字菱槎,福建晋江人。宿儒黄门人,翰林苏廷玉之后。光绪廿八年(1902)举人(一说光绪十七年举人)。曾署晋江令三载,参与创办泉州国学书院,纂修《南安县志》。泉州温陵韬社成员。书斋署名「迟香楼」,为韬社聚会场所之一。为板桥林家之戚族,人林小眉之表兄。日治时期曾经数度来台,旅居台北,受聘为林季丞的西席。为人豪放磊落,善诗文,骈体典丽高华,才思深挚,为时所称。常参与台北诗社联吟,与林小眉、连雅堂、苏大等文友相酬和。大正十二年(1923)旅台期间,与林小眉酬唱,日课十诗,凡十日而各得百咏,颜曰《东宁百咏》。苏林二子才力相埒,百咏内容多咏台湾历史俗。其诗除《东宁百咏》发行单行本〖苏镜潭《东宁百咏》,泉州:梅村诗社发行,1935年6初版。〗 外,多刊载于台湾报纸杂志。〖参考苏镜潭《东宁百咏》,厦门大学影印本;陈泗东〈清代末科泉州的举人进士遗闻录〉,《幸园笔耕录》,鹭江出版社,200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