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百咏·其九十三

朝代:清朝|作者:苏镜潭|

平畴如沃遍桑麻,屿辟基隆杂港叉。

造物偶然施狡狯,顿教两地雨晴差。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猜您喜欢

  • 1.《巫山枕障唐朝·李白巫山枕障画高丘,白帝城边树色秋。朝云夜入无行处,巴水横天更不流。
  • 2.《山行至桐川会周山长元朝·陈镒遥望长松何处是,深山犹认旧川原。行程客厌阑干路,生事农忙碌碡村。若个峰边云出没,丛生树外月黄昏。武昌诗客欣相会,夜向溪轩共一尊。
  • 3.《留别吴秀才明朝·王汝玉重剪青灯叙旧欢,恩深不遣戴南冠。平生留得丹心在,拟与贞松傲岁寒。
  • 4.《颂古六首·其五·僧问琅琊清净本然宋朝·释元静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大小琅琊禅师,借人鼻孔出气。出得气,有巴鼻,昨夜那吒生八臂。
  • 5.《青士明府自塞外归奉寄时丙子十二月清朝·仝轨冻砚炙空山,虫鱼老自注。昂昂七尺躯,埋头死章句。圣武迈周宣,猃狁哀匪茹。四海望旄钺,边尘静一怒。公实转河粟,慷慨出中路。辚辚十万车,儿抚军法御。貔貅壮宿饱,敏捷...
苏镜潭(1883?~1939),字菱槎,福建晋江人。宿儒黄鹤门人,翰林苏廷玉之后。光绪廿八年(1902)举人(一说光绪十七年举人)。曾署晋江令三载,参与创办泉州国学书院,纂修《南安县志》。泉州温陵韬社成员。书斋署名「迟香楼」,为韬社聚会场所之一。为板桥林家之戚族,人林小眉之表兄。日治时期曾经数度来台,旅居台北,受聘为林季丞的西席。为人豪放磊落,善诗文,骈体典丽高华,才思深挚,为时所称。常参与台北诗社联吟,与林小眉、连雅堂、苏大等文友相酬和。大正十二年(1923)旅台期间,与林小眉酬唱,日课十诗,凡十日而各得百咏,颜曰《东宁百咏》。苏林二子才力相埒,百咏内容多咏台湾历史俗。其诗除《东宁百咏》发行单行本〖苏镜潭《东宁百咏》,泉州:梅村诗社发行,1935年6初版。〗 外,多刊载于台湾报纸杂志。〖参考苏镜潭《东宁百咏》,厦门大学影印本;陈泗东〈清代末科泉州的举人进士遗闻录〉,《幸园笔耕录》,鹭江出版社,200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