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百咏·其四十七

朝代:清朝|作者:苏镜潭|

残旗海角叹栖栖,绝好江山忍再提。

太息中原方逐鹿,全师无意更征西。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齐韵

猜您喜欢

  • 1.《除夕别仲焕宋朝·许景衡并辔不嫌车马尘,肯教节物恼行人。残年气候消磨尽,来日风光陡觉新。我已襄阳访耆旧,君方郢国和阳春。虽然不作多时别,怀古知谁意气亲。
  • 2.《和运司园亭·其十·小亭宋朝·丰稷东西对孤骞,杖屦可幽歇。容光日月来,矧此明四彻。鳞木张幄翠,蜃泉飞玉洁。往往得意时,宛在广寒阙。
  • 3.《径山天开图画宋朝·释元肇幽涧泻泠泠,千峰叠障屏。晓云开混沌,远水接沧溟。松影摇禅榻,苔衣上净瓶。尘中梦不到,争欲买丹青。
  • 4.《穷河西元朝·郑廷玉你道死和生都是天数周。怎偏我子和娘拔著短筹。我如今备棺椁将他殡。不知我这业尸骸又著那个收。
  • 5.《唤起清朝·牛焘云溟濛,天窌窱,人间尘梦知多少。荒鸡夜半啼何早,不如一声唤起鸟。一声唤起山中云,山中云起天渐晓。群鸟啾啾始飞鸣,但觉绮窗开窈窕。此时芳闺梦亦蹙,惟有东坡春睡足。...
苏镜潭(1883?~1939),字菱槎,福建晋江人。宿儒黄鹤门人,翰林苏廷玉之后。光绪廿八年(1902)举人(一说光绪十七年举人)。曾署晋江令三载,参与创办泉州国学书院,纂修《南安县志》。泉州温陵韬社成员。书斋署名「迟香楼」,为韬社聚会场所之一。为板桥林家之戚族,人林小眉之表兄。日治时期曾经数度来台,旅居台北,受聘为林季丞的西席。为人豪放磊落,善诗文,骈体典丽高华,才思深挚,为时所称。常参与台北诗社联吟,与林小眉、连雅堂、苏大等文友相酬和。大正十二年(1923)旅台期间,与林小眉酬唱,日课十诗,凡十日而各得百咏,颜曰《东宁百咏》。苏林二子才力相埒,百咏内容多咏台湾历史俗。其诗除《东宁百咏》发行单行本〖苏镜潭《东宁百咏》,泉州:梅村诗社发行,1935年6初版。〗 外,多刊载于台湾报纸杂志。〖参考苏镜潭《东宁百咏》,厦门大学影印本;陈泗东〈清代末科泉州的举人进士遗闻录〉,《幸园笔耕录》,鹭江出版社,200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