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百咏·其四十四

朝代:清朝|作者:苏镜潭|

百口流离瘴海波,文章一第重元和。

瀛壖异日编诗史,合似辽城祀老坡。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猜您喜欢

  • 1.《生查子·春寒入翠帷宋朝·周紫芝 春寒入翠帷,月淡云来去。院落半晴天,风撼梨花树。人醉掩金铺,闲倚秋千柱。满眼是相思,无说相思处。 ...
  • 2.《南唐江州风坠诗唐朝·不详由来秉节世无双,独守孤城死不降。何似知机早回首,免教流血满长江。
  • 3.《潞公轩即席继和刘巨济秀才宋朝·郑辉万壑奔腾汇一湾,构堂其上称吟观。欲同叶令飞凫近,肯作陶轩容膝安。心静自当凭棐几,气清不必饰雕栏。徒誇海上蓬瀛远,始觉壶中天地宽。山势东南插云碧,人家高下似星攒。...
  • 4.《小诗七首寄养蒙兼呈景骏·其二宋朝·陈渊斜阳不到竹阴幽,小径萦纡傍碧流。行到草深桥断处,却乘明月泛归舟。
  • 5.《雨后登楼寄舒仲权明朝·李本独凭危楼雨后窗,孤村一曲绕春江。白云低压青山半,绿水交飞紫燕双。落日船归桃叶渡,晚风人唱竹枝腔。抱琴有忆能相过,犹及残红扑酒缸。
苏镜潭(1883?~1939),字菱槎,福建晋江人。宿儒黄鹤门人,翰林苏廷玉之后。光绪廿八年(1902)举人(一说光绪十七年举人)。曾署晋江令三载,参与创办泉州国学书院,纂修《南安县志》。泉州温陵韬社成员。书斋署名「迟香楼」,为韬社聚会场所之一。为板桥林家之戚族,人林小眉之表兄。日治时期曾经数度来台,旅居台北,受聘为林季丞的西席。为人豪放磊落,善诗文,骈体典丽高华,才思深挚,为时所称。常参与台北诗社联吟,与林小眉、连雅堂、苏大等文友相酬和。大正十二年(1923)旅台期间,与林小眉酬唱,日课十诗,凡十日而各得百咏,颜曰《东宁百咏》。苏林二子才力相埒,百咏内容多咏台湾历史俗。其诗除《东宁百咏》发行单行本〖苏镜潭《东宁百咏》,泉州:梅村诗社发行,1935年6初版。〗 外,多刊载于台湾报纸杂志。〖参考苏镜潭《东宁百咏》,厦门大学影印本;陈泗东〈清代末科泉州的举人进士遗闻录〉,《幸园笔耕录》,鹭江出版社,200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