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集款月楼醉后走笔

朝代:清朝|作者:苏镜潭|

有酒但学刘伶醉,有花休作陈陶嗔。

江湖落魄寻常事,例有新诗赠美人。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此收于连横《台湾诗荟》。

猜您喜欢

  • 1.《东湖新竹宋朝·陆游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 2.《柳絮唐朝·雍裕之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缘渠偏似雪,莫近鬓毛生。
  • 3.《送李彦侯宰黄岩·其二宋朝·许景衡自笑当初作底官,只应山水得盘桓。江楼风月传觞后,边塞尘沙行路难。闾里樵渔无失业,岁时箫鼓有馀欢。十年父老今何似,为我从头问讯看。
  • 4.《资福训童行颂·其一宋朝·释怀深世谛纷纷没了期,空门得入是便宜。直须日夜常精进,莫只劳劳空过时。
  • 5.《偈颂一百零三首·其十六宋朝·释月涧横十尺,竖十尺。潦倒鞠多尊者,三千里外斫额。
苏镜潭(1883?~1939),字菱槎,福建晋江人。宿儒黄门人,翰林苏廷玉之后。光绪廿八年(1902)举人(一说光绪十七年举人)。曾署晋江令三载,参与创办泉州国学书院,纂修《南安县志》。泉州温陵韬社成员。书斋署名「迟香楼」,为韬社聚会场所之一。为板桥林家之戚族,诗人林小眉之表兄。日治时期曾经数度来台,旅居台北,受聘为林季丞的西席。为人豪放磊落,善诗文,骈体典丽高华,才思深挚,为时所称。常参与台北诗社联吟,与林小眉、连雅堂、苏大等文友相酬和。大正十二年(1923)旅台期间,与林小眉酬唱,日课十诗,凡十日而各得百咏,颜曰《东宁百咏》。苏林二子才力相埒,百咏内容多咏台湾历史俗。其诗除《东宁百咏》发行单行本〖苏镜潭《东宁百咏》,泉州:梅村诗社发行,1935年6初版。〗 外,多刊载于台湾报纸杂志。〖参考苏镜潭《东宁百咏》,厦门大学影印本;陈泗东〈清代末科泉州的举人进士遗闻录〉,《幸园笔耕录》,鹭江出版社,200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