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雅堂

朝代:清朝|作者:苏镜潭|

别后玉山似旧不,待君商订选诗楼。

猖狂有意讥黄祖,落拓何人识马周。

拚作英雄甘一死,已教贫士占千秋。

暮云最是无情物,勾起羁肠片片愁。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此收于连横《台湾诗荟》,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

猜您喜欢

  • 1.《念奴娇·宏光清朝·郑板桥宏光建国,是金莲玉树,後来狂客。草木山川何限痛,只解征歌选色。燕子衔笺,春灯说谜,夜短嫌天窄。海云分付,五更拦住红日。更兼马阮当朝,高刘作镇,犬豕包巾帻。卖尽江...
  • 2.《肩痛近现代·钱钟书 无人送半臂,子京剧可慕。遂中庶人风,两肩如渍醋。春事叹无多,老形惊已具。因知风有味,甘辛不与数。偏似食梅酸,齿牙软欲蠹。...
  • 3.《浣溪沙·远客思归唐朝·敦煌曲子玉露初垂草木雕。雁飞南去燕离巢。寸步如同云水隔,月轮高。远客思归砧杵夜,庭前□叶堕银筱。蟋蟀哀鸣阶砌下,恨长宵。
  • 4.《万年妙莲阁宋朝·蒋之奇佛陇遗芳鲜俪踪,王张三观揭禅丛。圆明珠系衣襦里,净妙莲生湿淤中。再现石桥真法界,重兴银地旧家风。未应赋述誇孙绰,序倡称扬复有公。
  • 5.《东坡先生挽词·其十一宋朝·释道潜大河当日决澶渊,横被东徐正渺漫。城上结庐亲指顾,敢将忠义折狂澜。
苏镜潭(1883?~1939),字菱槎,福建晋江人。宿儒黄门人,翰林苏廷玉之后。光绪廿八年(1902)举人(一说光绪十七年举人)。曾署晋江令三载,参与创办泉州国学书院,纂修《南安县志》。泉州温陵韬社成员。书斋署名「迟香楼」,为韬社聚会场所之一。为板桥林家之戚族,诗人林小眉之表兄。日治时期曾经数度来台,旅居台北,受聘为林季丞的西席。为人豪放磊落,善诗文,骈体典丽高华,才思深挚,为时所称。常参与台北诗社联吟,与林小眉、连雅堂、苏大等文友相酬和。大正十二年(1923)旅台期间,与林小眉酬唱,日课十诗,凡十日而各得百咏,颜曰《东宁百咏》。苏林二子才力相埒,百咏内容多咏台湾历史俗。其诗除《东宁百咏》发行单行本〖苏镜潭《东宁百咏》,泉州:梅村诗社发行,1935年6初版。〗 外,多刊载于台湾报纸杂志。〖参考苏镜潭《东宁百咏》,厦门大学影印本;陈泗东〈清代末科泉州的举人进士遗闻录〉,《幸园笔耕录》,鹭江出版社,200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