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竹溪寺

朝代:清朝|作者:罗秀惠|

洒洒词源峡水倾,何时幸望遂班荆。

却嫌不舞羞知己,愿让高轩御李生。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此收于王《台阳诗话》,又载陈汉光《台湾诗录》。

2. 编者按:原无诗题,今题据《台湾诗录》补。

猜您喜欢

  • 1.《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唐朝·李白 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观兵洪波台,倚剑望玉关。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击筑落高月,投壶破愁颜。遥知百战胜,定...
  • 2.《题周曾秋塘图元朝·杜禧枯荷容与淡相依,芦荻花香拂钓矶。一段秋光成霁景,向人鸥鹭自忘机。
  • 3.《林素园居士以诗僧见称却赋清朝·巨赞枇杷树下泪如绳,柳絮沾泥只自矜。色见声求无一是,耻为人唤作诗僧。
  • 4.《坦庵明朝·李坚(贞夫)古调久沈响,断弦谁剪胶。有窍非混沌,有机惟桔槔。夫君独醒士,不肯餔世糟。一言取诸易,坦坦祛尘劳。严兹父师训,心兵敢芒豪。眷言笃由衷,永此岁寒操。行坦任失得,心静...
  • 5.《送冼觐之任武昌(时方以辽事徵兵于楚)明朝·李孙宸五羊西望古荆州,此去褰帷亦壮游。几载理曹瞻执法,一麾江汉想登楼。主恩卧治原非薄,时事论兵待借筹。身系安危公等在,可容樗散老丹邱。
罗秀惠(1865~1943),字蔚村,号蕉麓,别署世界生。台南人,师事举人蔡国琳,光绪年间取中举人。乙未之际,曾与举人汪春源等人上书谏阻割台,后避居北京。未几,返台定居安平,曾任《台澎新报》、《台湾日日新报》编辑。明治三十二年(1899)台南师范学校成立后,应聘为教务嘱托,教授汉文、习字,明治三十五年(1902)因病辞职。曾向日总督提出「治台十策」,并授与绅章;后以迷恋名妓王香禅之故,遭收回。为台南「南社」、「酉吟社」社员,后亦参加台北「瀛社」,擅行草书,亦能左书。大正四年(1915),与王香禅离异,入赘「赤嵌女史」蔡碧吟家。性喜挥霍,因家产散尽,遂以卖字为生。大正十四年(1925)一,由于基隆颜国年之捐助,创《台北黎华新报》社,任发行人,除刊载梨园艺文外,兼及小说、诗文、随笔。昭和三年(1928)八月曾开「蕉麓千书会」任人求书,墨迹流传甚广。昭和十年(1935)十一月以「奎社书道会」名义举办全岛书展于台北永乐町,民国六十五年(1976)被台南市政府誉为「清代台南府城十大书家之一」。〖参考许姬《台湾历史辞典》,台北:远流出版社,2004年5月;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
〗罗秀惠诗不主一格,唯多艳体之作。今罗氏作品乃据《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台南新报》、《台湾诗荟》、《台湾诗醇》、《台湾诗钞》、《台湾诗录》、《三六九小报》、《孔教报》、《月报》等辑录编校。(江宝钗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