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

朝代:清朝|作者:罗秀惠|

西风吹梦逗黄村,采采伊人醉客魂。

帘幕波回迷落雁,荷池秋冷怯眠鸳。

澄神洛水空无色,清影潇湘月有痕。

愿托微词通海誓,婆娑静话雨初昏。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此收于赖子清《台湾诗醇》。

猜您喜欢

  • 1.《频婆诗明朝·徐渭石蜜偷将结,他鸡伏不成。千林黄鹄卵,一市楚江萍。旨夺秋厨腊,鲜专夏碗冰。上元灯火节,一颗百钱青
  • 2.《江城三月曲·其二明朝·王邦畿江天漠漠雁鸿飞,草色青青麦叶稀。犹忆溪边旧时节,店花三月鲤鱼肥。
  • 3.《次逢原秋夜见寄宋朝·满执中病对园林万事空,肯将寂寞感涂穷。消磨壮愤诗书外,破碎闲愁笑傲中。霜苦乱虫清叫夜,梦寒孤竹冷敲风。思君别有悲秋意,不为南湖一钓篷。
  • 4.《发新城至江浙书怀(癸丑)明朝·朱同夜发新城望浙城,好风吹送片帆轻。一丸皓月天心小,万里沧江镜面平。白浪总催前后事,青山不尽古今情。重来十载登临地,何处故人同眼明。
  • 5.《出山示诸子并别社好里父九首·其五明朝·何吾驺每当明月夕,狂少爱吾真。把袂陈青史,分题坐绿茵。箫声常竟夜,酒态动经旬。释此承明往,悠悠安可论。
罗秀惠(1865~1943),字蔚村,号蕉麓,别署世界生。台南人,师事举人蔡国琳,光绪年间取中举人。乙未之际,曾与举人汪春源等人上书谏阻割台,后避居北京。未几,返台定居安平,曾任《台澎新报》、《台湾日日新报》编辑。明治三十二年(1899)台南师范学校成立后,应聘为教务嘱托,教授汉文、习字,明治三十五年(1902)因病辞职。曾向日总督提出「治台十策」,并授与绅章;后以迷恋名妓王香禅之故,遭收回。为台南「南社」、「酉吟社」社员,后亦参加台北「瀛社」,擅行草书,亦能左书。大正四年(1915),与王香禅离异,入赘「赤嵌女史」蔡碧吟家。性喜挥霍,因家产散尽,遂以卖字为生。大正十四年(1925)一,由于基隆颜国年之捐助,创《台北黎华新报》社,任发行人,除刊载梨园艺文外,兼及小说、诗文、随笔。昭和三年(1928)八月曾开「蕉麓千书会」任人求书,墨迹流传甚广。昭和十年(1935)十一月以「奎社书道会」名义举办全岛书展于台北永乐町,民国六十五年(1976)被台南市政府誉为「清代台南府城十大书家之一」。〖参考许姬《台湾历史辞典》,台北:远流出版社,2004年5月;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
〗罗秀惠诗不主一格,唯多艳体之作。今罗氏作品乃据《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台南新报》、《台湾诗荟》、《台湾诗醇》、《台湾诗钞》、《台湾诗录》、《三六九小报》、《孔教报》、《月报》等辑录编校。(江宝钗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