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眸

朝代:清朝|作者:罗秀惠|

睥睨繁华已自伤,可曾醉眼注欢场。

微波通线谁平视,阿堵传神半抑扬。

银海蚌含珠界粉,晶帘鸿送月流黄。

撩人最是如何夜,真个销魂欲断肠。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此收于曾笑《东宁击钵吟后集》,又载赖子清《台湾诗》。

猜您喜欢

  • 1.《行路难·其一·共住修道八首唐朝·敦煌曲子丈夫恍忽忆家乡。归去来。归去从来无所住。来去百过空来去。不见一个旧住处。住处皆是枷锁纽。劝君学道须避就。法界平等一如如。理中无有的亲疏。
  • 2.《题江村夜归图明朝·王汝玉汀苇苍苍白露凝,一滩寒月未收罾。西风吹醒江南梦,四壁蛩声半夜灯。
  • 3.《庭院飞花明朝·王猷庭院春回白昼迟,飞花片片逐游丝。相看莫向风前舞,留得馀香扑酒卮。
  • 4.《石屏后集锓梓敬呈屏翁宋朝·戴炳新刊后藁又千首,近日江湖谁有之。妙似豫章前集语,老于夔府后来诗。梅深岁月枝逾古,菊饱风霜色转奇。要洗晚唐还大雅,愿扬宗旨破群痴。
  • 5.《送侍郎智子元使安南元朝·黎崱桂林南去接交州,椰叶槟榔暗驿楼。使者持书行绝域,侍郎鞭马照清秋。元年诏下黄龙汉,九译人归白鲤周。便化文身作章甫,归来陆贾说前旒。
罗秀惠(1865~1943),字蔚村,号蕉麓,别署世界生。台南人,师事举人蔡国琳,光绪年间取中举人。乙未之际,曾与举人汪春源等人上书谏阻割台,后避居北京。未几,返台定居安平,曾任《台澎新报》、《台湾日日新报》编辑。明治三十二年(1899)台南师范学校成立后,应聘为教务嘱托,教授汉文、习字,明治三十五年(1902)因病辞职。曾向日总督提出「治台十策」,并授与绅章;后以迷恋名妓王香禅之故,遭收回。为台南「南社」、「酉吟社」社员,后亦参加台北「瀛社」,擅行草书,亦能左书。大正四年(1915),与王香禅离异,入赘「赤嵌女史」蔡碧吟家。性喜挥霍,因家产散尽,遂以卖字为生。大正十四年(1925)一,由于基隆颜国年之捐助,创《台北黎华新报》社,任发行人,除刊载梨园艺文外,兼及小说、诗文、随笔。昭和三年(1928)八月曾开「蕉麓千书会」任人求书,墨迹流传甚广。昭和十年(1935)十一月以「奎社书道会」名义举办全岛书展于台北永乐町,民国六十五年(1976)被台南市政府誉为「清代台南府城十大书家之一」。〖参考许姬《台湾历史辞典》,台北:远流出版社,2004年5月;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
〗罗秀惠诗不主一格,唯多艳体之作。今罗氏作品乃据《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台南新报》、《台湾诗荟》、《台湾诗醇》、《台湾诗钞》、《台湾诗录》、《三六九小报》、《孔教报》、《月报》等辑录编校。(江宝钗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