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送林小眉之鹭门

朝代:清朝|作者:罗秀惠|

乾坤放眼更谁怜,云水情移海上连。

埋首债台千垒块,等身价值五铢钱。

骊歌三叠春迟饯,画鹢分飞缆莫牵。

安借天风听雅奏,浪浪镇日抵长年。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此收于连横《台湾诗荟》,又载赖子清《台湾诗》、吴幅员《台湾诗钞》。

2. 作者注:「予滞南而君行。」

猜您喜欢

  • 1.《白纻辞二首唐朝·崔国辅洛阳梨花落如霰,河阳桃叶生复齐。坐惜玉楼春欲尽,红绵粉絮裛妆啼。董贤女弟在椒风,窈窕繁华贵后宫。璧带金釭皆翡翠,一朝零落变成空。
  • 2.《我行宋朝·彭汝砺我行日不休,行亦读吾书。朝为忘机鸥,夜作不瞑鱼。日月双跳丸,乾坤一蘧庐。而吾于其间,扰扰亦自如。
  • 3.《纪梦宋朝·严粲烟岛空濛一鹤飞,天风满袖自吟诗。觉来犹似非人世,花影栏干月上时。
  • 4.《临终颂宋朝·释道震吾年八十三,随顺世言谈。不落思量句,谁人共我参。
  • 5.《余山·其二元朝·清珙柴门虽设未尝关,閒看幽禽自往还。尺璧易求千丈石,黄金难买一生閒。雪消晓嶂闻寒瀑,叶落秋林见远山。古柏烟销清昼永,是非不到白云间。
罗秀惠(1865~1943),字蔚村,号蕉麓,别署世界生。台南人,师事举人蔡国琳,光绪年间取中举人。乙未之际,曾与举人汪春源等人上书谏阻割台,后避居北京。未几,返台定居安平,曾任《台澎新报》、《台湾日日新报》编辑。明治三十二年(1899)台南师范学校成立后,应聘为教务嘱托,教授汉文、习字,明治三十五年(1902)因病辞职。曾向日总督提出「治台十策」,并授与绅章;后以迷恋名妓王香禅之故,遭收回。为台南「南社」、「酉吟社」社员,后亦参加台北「瀛社」,擅行草书,亦能左书。大正四年(1915),与王香禅离异,入赘「赤嵌女史」蔡碧吟家。性喜挥霍,因家产散尽,遂以卖字为生。大正十四年(1925)一,由于基隆颜国年之捐助,创《台北黎华新报》社,任发行人,除刊载梨园艺文外,兼及小说、诗文、随笔。昭和三年(1928)八月曾开「蕉麓千书会」任人求书,墨迹流传甚广。昭和十年(1935)十一月以「奎社书道会」名义举办全岛书展于台北永乐町,民国六十五年(1976)被台南市政府誉为「清代台南府城十大书家之一」。〖参考许姬《台湾历史辞典》,台北:远流出版社,2004年5月;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
〗罗秀惠诗不主一格,唯多艳体之作。今罗氏作品乃据《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台南新报》、《台湾诗荟》、《台湾诗醇》、《台湾诗钞》、《台湾诗录》、《三六九小报》、《孔教报》、《月报》等辑录编校。(江宝钗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