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送林小眉之鹭门

朝代:清朝|作者:罗秀惠|

乾坤放眼更谁怜,云水情移海上连。

埋首债台千垒块,等身价值五铢钱。

骊歌三叠春迟饯,画鹢分飞缆莫牵。

安借天风听雅奏,浪浪镇日抵长年。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此收于连横《台湾诗荟》,又载赖子清《台湾诗海》、吴幅员《台湾诗钞》。

2. 作者注:「予滞南而君行。」

猜您喜欢

  • 1.《偈六首·其四宋朝·释净端村里师子村里弄,眉毛与眼一齐动。开却口,肚里直笼统,不爱人取奉。直饶弄列帝王宫,也是一场乾打鬨。
  • 2.《木棉花歌·其三明朝·李云龙青天削出金芙蓉,每爱青莲作句工。今日对花聊举似,嫣然一笑领春风。
  • 3.《贫居自述·其一明朝·李孔修自述贫居百咏诗,衷情端不讳人知。阴阳消长非无日,穷富循环也有时。但把行藏安义命,莫将得失论男儿。挥毫吟咏人休笑,措语何须富丽词。
  • 4.《玉河春水明朝·李觉斯一水自盈盈,寒流春更清。仙源分太液,远派接蓬瀛。日暖沙凫浴,花明锦浪生。沧浪兴不浅,聊此濯尘缨。
  • 5.《登虾蟆碚清朝·王士祯黄牛打鼓朝发船,碧波白鸟争清妍。回首名山大川阁,乌尾已捩西陵烟。三峡欲尽尚迤逦,云十二碚纷钩连。颇闻中有第四泉,康王谷水差随肩。峡穷碚转诧奇事,忽见飞瀑流琤潺。...
罗秀惠(1865~1943),字蔚村,号蕉麓,别署世界生。台南人,师事举人蔡国琳,光绪年间取中举人。乙未之际,曾与举人汪春源等人上书谏阻割台,后避居北京。未几,返台定居安平,曾任《台澎新报》、《台湾日日新报》编辑。明治三十二年(1899)台南师范学校成立后,应聘为教务嘱托,教授汉文、习字,明治三十五年(1902)因病辞职。曾向日总督提出「治台十策」,并授与绅章;后以迷恋名妓王香禅之故,遭收回。为台南「南社」、「酉吟社」社员,后亦参加台北「瀛社」,擅行草书,亦能左书。大正四年(1915),与王香禅离异,入赘「赤嵌女史」蔡碧吟家。性喜挥霍,因家产散尽,遂以卖字为生。大正十四年(1925)一,由于基隆颜国年之捐助,创《台北黎华新报》社,任发行人,除刊载梨园艺文外,兼及小说、诗文、随笔。昭和三年(1928)八月曾开「蕉麓千书会」任人求书,墨迹流传甚广。昭和十年(1935)十一月以「奎社书道会」名义举办全岛书展于台北永乐町,民国六十五年(1976)被台南市政府誉为「清代台南府城十大书家之一」。〖参考许姬《台湾历史辞典》,台北:远流出版社,2004年5月;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
〗罗秀惠诗不主一格,唯多艳体之作。今罗氏作品乃据《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台南新报》、《台湾诗荟》、《台湾诗醇》、《台湾诗钞》、《台湾诗录》、《三六九小报》、《孔教报》、《月报》等辑录编校。(江宝钗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