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淮

朝代:清朝|作者:钱大昕|

我行渡淮抵濠上,一线官道夹碧波。

雨后泥融犹未燥,马蹄留印千蜂窠。

钟离自古称壮县,雉堞三板存无多。

空桑臼中夜出水,城市半窟蛟与鼍。

行人指点遗址在,廿年浩劫须臾过。

临淮之鲫长尺半,过客食指动则那。

兼闻今年夏苦旱,一半枯槁田中禾。

贫民容易去乡里,乞食四出争唱歌。

女郎赤脚头裹布,呱呱弱子背上驮。

细腰打鼓音嘈杂,㩳身上索行婆娑。

小儿穿梯矫如鹘,中妇弄甓轻于梭。

穷人虽能出百巧,风俗呰窳云如何。

传闻此风昉明季,徭役繁重民荐㽨。

由来救弊当以渐,先富后教理不讹。

男耕女织各有业,导之礼法毋烦苛。

刍荛罪言或可采,长吏勿漫誇催科。

注释

1. 押歌韵 出处:潜研堂续集卷二

猜您喜欢

  • 1.《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唐朝·李白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 2.《玄元观栋桁记唐朝·不详山水谁无言,元年有福重修。
  • 3.《春宵有怀唐朝·佚名独坐春宵月见高,月下思君心郁陶。踌躇不觉三更尽,空见豺狼数遍号。
  • 4.《项宜父涉趣园宋朝·戴炳四面山回合,中间百亩畦。入门惟见竹,绕屋半栽梅。果熟霜前树,鱼肥雨后溪。秋来饶景物,斟酌费诗材。
  • 5.《次吴大参时中韵明朝·祁顺细听徵音耳欲倾,诗来先慰别离情。从知郢下难为和,却愧邯郸强学行。问俗几番劳驻节,看山何处不题名。笑谈未许重亲炙,茅塞春蹊剪又生。
【生卒】:1728—1804
【介绍】: 清江苏嘉定人,字晓徵,一字及之,号辛楣、汀居士。乾隆十九年进士,授编修,历官少詹事、广东学政。五十岁即回籍,历主钟山、娄东、紫阳书院讲席。精研经史、金石、文字、音韵、天算、舆地诸学,考史之功,号为清代第一。有《廿二史考异》、《十驾斋养新录》、《元史艺文志》、《元史氏族表》、《恒言录》、《疑年录》、《潜研堂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