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痴仙

朝代:清朝|作者:赖绍尧|

骐骥伏盐车,穷年困衔勒。

一朝度虞阪,盘盘上青石。

驽马顾之笑,惊魂更丧魄。

伤哉辕下驹,何异笼中翮。

多君竹林逸,清谈间悲唶。

自作颂酒文,荷锸日随侧。

倒扶玉山嵇,穷浇垒块籍。

酒中诚可逃,有托非沉溺。

把臂同入林,相顾无愠色。

知章马作船,白也诗无敌。

鏖诗斗酒间,翳我终怯力。

昨者示我弱,覆杯谢宾客。

谓渠有良箴,忠谏耳勿逆。

人世筑糟丘,九泉争点滴。

纷纷醉梦中,生死成今昔。

何必学淳于,一斗一石亦。

我时颇疑君,谬诞听岂得。

曲生虽非友,未至类盗贼。

止之或暂佳,绝之恐非策。

再拜受昌言,吾志不可易。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此收于赖绍尧《悔之诗钞》,又载林资修《栎社第一集。逍遥诗草》、高火顺《杂诗钞录》、陈汉光《台湾诗录》。

猜您喜欢

  • 1.《咏牡丹宋朝·王溥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 2.《寄韶州段同知菊圃元朝·陈谟贰守声名久,河东古绛州。仪曹陪法从,枢府接英游。夏馆榕阴满,秋篱菊蕊稠。官居随地好,山水自风流。
  • 3.《梅墩明朝·朱观熰谁将庾岭梅,栽傍草《玄》宅。一梦入罗浮,觉来山月白。
  • 4.《客中和史明古明朝·吴洪一尊谁共合朋簪,又见空阶覆绿阴。草色不销游子恨,月光偏照故人心。霜前白雁音书在,雨外青山别路深。安得携琴溪上去,社中重觅旧知音。
  • 5.《南乡子·闺晓清朝·王士祯小婢弄香奁。宫饼笼中几个添。细雨如尘人乍醒,纤纤。榆荚缒墙水半淹。晓漏报琼签。鹦鹉惊寒促下帘。愁锁眉峰慵对镜,厌厌。空说吴娘笑是盐。
赖绍尧(1871~1917),字悔之,台湾彰化人。日本领台后,曾任大庄(今彰化县大村乡)区长,在地方上颇负名望。其妻为峰林家下厝林文凤之女、林献堂之堂姊。赖氏与雾峰著名诗人林痴仙、林幼春叔侄交情甚笃,三人早在明治卅四年(1901)左右,即以「栎社」为名,共同结社吟诗。赖绍尧与林痴仙同样醉心于诗、,往往于酒后放浪形骸,藉诗以寄托牢愁郁闷。明治卅九年(1906)栎社组织化之后,苑里文人蔡启运因最年长,在该社居于领导性的地位,蔡氏于明治四十三年(1911)去世后,栎社于次年(1912)改正社则,定置社长一名、理事六名,赖绍尧被推选为首任社长,直到大正六年(1917)去世后,始由傅锡祺接任。〖注文:参考傅锡祺《栎社沿革志略》,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87年;许姬《台湾历史辞典》,台北:远流出版社,2004年。〗

赖绍尧诗作,多写处身异族统治下个人出处进退的冲突矛盾,兼具豪放旷达与柔媚婉约之格,诗艺甚佳,但生前作品并未结集。大正十三年(1924),栎社为纪念成立二十年而编选的《栎社第一集》出版,共收入赖绍尧诗作四十六首。其后,连横亦蒐集其遗作,共得六十六首,以《悔之诗钞》之名连载于《台湾诗荟》。后又将《悔之诗钞》与林痴仙的《无闷词钞》合称「赖林二子诗词」,编入「雅堂丛刊诗稿」,但并未出版。1987年台湾省文献会将「雅堂丛刊诗稿」影印出版,目前经龙文出版社据此重新整理影印,收入「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今即以龙文本《悔之诗钞》为底本,并增补《悔之诗钞》未收之诗作进行校刊。(廖振富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