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访傅鹤亭陈枕山二君

朝代:清朝|作者:赖绍尧|

数载惊暌隔,相看各问年。

形容怜我瘦,文笔羡君妍。

近市心偏野,能閒俗亦仙。

赠投无别物,袖里有新篇。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此收于赖绍尧《悔之诗钞》,又载林资修《栎社第一集。逍遥诗草》、王建竹《台中诗乘》。

猜您喜欢

  • 1.《古风其四十五·八荒驰惊飚唐朝·李白八荒驰惊飙,万物尽凋落。 浮云蔽颓阳,洪波振大壑。 龙凤脱网罟,飘摇将安托? 去去乘白驹,空山咏场藿。
  • 2.《赠蔡正伯二十六句元朝·李昱石井田边读书处,好山绕屋青无数。寻常俗客不到门,自得平生隐居趣。中山蔡君清有馀,拄杖冲寒忽相遇。升堂磬折延上座,挥麈悬河发谈助。酌君射洪之渌酒,煨以岷山之紫芋。...
  • 3.《忘归洞宋朝·胡志道好山如故人,欣然见眉宇。又如梳晓鬟,红绿相媚妩。况兹爱山者,握笔喜临赋。有岩巉然开,欲陟纵蹇步。清游亦不恶,胜境得饱饫。扫石坐晚凉,浓翠湿冠屦。好花续春迟,纷纷...
  • 4.《下岩寺二首·其二宋朝·喻汝砺路暗松杉密,天空雾雨开。山容依槛转,鸟影渡江来。汲水僧归寺,衔花鹿印苔。年年蚕麦熟,贫道啜斋回。
  • 5.《次韵超然宋朝·释德洪翠寒空觉此生浮,岁月催人鬓易秋。忽忆倚天庐岳去,更寻清境武林游。情亲愧与高人别,兴发徒烦夜月留。他日西湖远相忆,为君一笑散沙鸥。
赖绍尧(1871~1917),字悔之,台湾彰化人。日本领台后,曾任大庄(今彰化县大村乡)区长,在地方上颇负名望。其妻为峰林家下厝林文凤之女、林献堂之堂姊。赖氏与雾峰著名诗人林痴仙、林幼春叔侄交情甚笃,三人早在明治卅四年(1901)左右,即以「栎社」为名,共同结社吟诗。赖绍尧与林痴仙同样醉心于诗、,往往于酒后放浪形骸,藉诗以寄托牢愁郁闷。明治卅九年(1906)栎社组织化之后,苑里文人蔡启运因最年长,在该社居于领导性的地位,蔡氏于明治四十三年(1911)去世后,栎社于次年(1912)改正社则,定置社长一名、理事六名,赖绍尧被推选为首任社长,直到大正六年(1917)去世后,始由傅锡祺接任。〖注文:参考傅锡祺《栎社沿革志略》,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87年;许姬《台湾历史辞典》,台北:远流出版社,2004年。〗

赖绍尧诗作,多写处身异族统治下个人出处进退的冲突矛盾,兼具豪放旷达与柔媚婉约之格,诗艺甚佳,但生前作品并未结集。大正十三年(1924),栎社为纪念成立二十年而编选的《栎社第一集》出版,共收入赖绍尧诗作四十六首。其后,连横亦蒐集其遗作,共得六十六首,以《悔之诗钞》之名连载于《台湾诗荟》。后又将《悔之诗钞》与林痴仙的《无闷词钞》合称「赖林二子诗词」,编入「雅堂丛刊诗稿」,但并未出版。1987年台湾省文献会将「雅堂丛刊诗稿」影印出版,目前经龙文出版社据此重新整理影印,收入「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今即以龙文本《悔之诗钞》为底本,并增补《悔之诗钞》未收之诗作进行校刊。(廖振富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