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岳喜遇吴雨僧教授兼闻香港熊君死耗悲慨昔游赋诗奉赠·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潘伯鹰|

从看白发三千丈,未抵回肠一万周。

心铁销磨馀几许,云罗乖隔复何求。

可堪生死摇魂梦,只与咨嗟历夏秋。

举世谁怜痴绝意,悲歌对子那能休。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玄隐庐卷四

猜您喜欢

  • 1.《金陵道中寒食雨明朝·王鸣雷吴山越树雨凄凄,寒食新诗马上题。蹴鞠客闲芳草地,鞦韆人睡海棠西。白杨古墓无三月,绿酒渔家有两堤。松柏青青陵寝上,只今唯听鹧鸪啼。
  • 2.《偈颂一一二首·其十一宋朝·释清远普光明殿在人间,凡圣交罗绝往还。若向一尘亲得见,毫光照处奉慈颜。
  • 3.《歌风台元朝·练鲁沛宫秋风起,游子伤所思。故人侍高宴,故乡亦在兹。酣歌自起舞,忼慨有馀悲。秦鹿方犄角,英雄并驱驰。帝业亦有在,真气匹夫知。天下且归已,功臣何自危。九江自取尔,会稽...
  • 4.《雨中漫兴明朝·伍瑞隆城南城北见烟波,桃李阴阴芳草多。风雨残春三月尽,教人无奈寂寥何。
  • 5.《重送万和甫还江西明朝·李应徵去岁今年雨度回,寸心遥指白云隈。城头击鼓天未曙,江口候潮
潘伯鹰(1882-1967) 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别署孤,号凫公、有发翁等。安徽怀宁人。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海学习英、法、拉丁文。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后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学等。抗战兴,应竺可桢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又去江西、广西讲学。1939年夏,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抗战胜利后回杭。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精诗词,书法多林气,篆刻篆刻崇尚汉印。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有《太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尔雅台答问继编》、《朱子读书法》、《老子道德经注》、《蠲戏斋佛学论著》、《一浮篆刻》、《蠲戏斋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