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岳奉赠陈豹隐教授·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潘伯鹰|

狂歌痛饮对衡岚,我与先生两不甘。

积愤仍齐黄帝石,深情宛注白龙潭。

直看放踵先千杰,未许垂颐守一庵。

雾雨文成真已久,断非稷下祗空谈。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出处:玄隐庐卷四

猜您喜欢

  • 1.《白云观清朝·钱载 岂为南宗别,重寻大极墟。先生蓑好在,止杀语何如?柏子微风际,梅花细雨余。十年登阁意,只益鬓毛疏。 ...
  • 2.《和陶诗二首·其二元朝·桂彦良神龙困渊蛰,野鹤凌空飞。飞潜不同调,一喜复一悲。我生悟物理,独立恒无依。饮酒得真趣,读书探指归。匪为究穷达,亦复知荣衰。前贤有遗则,行行慎无违。
  • 3.《登祝融宿上封寺诗宋朝·刘子澄祝融尊与岱宗齐,仙境今容佛屋依。晓揖日轮知海窄,夜扪星轸觉天低。风高殿悉杉为瓦,云冷僧常绵作衣。莫剪光天坛下草,时巡要秣六龙嘶。
  • 4.《过洞庭二首·其二元朝·欧阳元功娲星抟五掷虚空,屹立君山面势雄。一画犠图天地骨,九江鲸观鬼神功。裾飘帝子苍茫外,乐奏钩天倾洞中。颇恨当年邹鲁客,观澜未到楚诸熊。
  • 5.《彦卿得子以诗来示依韵酬之明朝·祁顺华缄千里寄欢声,亲爱深关父子情。愿得明年重有报,便题诗句赠徐卿。
潘伯鹰(1882-1967) 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别署孤,号凫公、有发翁等。安徽怀宁人。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海学习英、法、拉丁文。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后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学等。抗战兴,应竺可桢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又去江西、广西讲学。1939年夏,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抗战胜利后回杭。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精诗词,书法多林气,篆刻篆刻崇尚汉印。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有《太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尔雅台答问继编》、《朱子读书法》、《老子道德经注》、《蠲戏斋佛学论著》、《一浮篆刻》、《蠲戏斋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