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周楼不寐

朝代:清朝|作者:潘伯鹰|

窗纱魂去不能遮,不寐魂难越此纱。

诗爱刘琨空抚枕,身非张俭亦无家。

忆中儿女啼还笑,劫后亲朋鹤与沙。

愁听明朝呼报纸,不知鬼箓几名加。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玄隐庐卷三

猜您喜欢

  • 1.《箕山唐朝·汪遵 薄世临流洗耳尘,便归云洞任天真。 一瓢风入犹嫌闹,何况人间万种人。
  • 2.《内蒙东部纪游·大兴安岭二首之二近现代·老舍 岭上森林岭下田,牛肥香草乳如泉。层楼灯火添新景,小市歌声入远烟。伐木红旗明翠谷,运材铁轨接青天。山中父老神枪手,系马白桦...
  • 3.《绿云洞元朝·余寅华盖结空绿,洞门生昼寒。絪缊浮玉气,石上有琅玕。
  • 4.《茂实被檄权永新以诗寄之宋朝·陈渊涧松那可比山苗,谩说凌寒有后彫。更向鸡虫论得失,何如鹏鴳各逍遥。三钟幸自堪攘臂,五斗谁能更折腰。正使争先任劳苦,虞人宁不愧弓招。
  • 5.《代作惠坡诗郑子明朝·王立道由来厌朝市,卜筑近山家。路入云林杳,篱侵石磴斜。汲泉因酿酒,扫径为看花。屋角清溪转,桃源那更赊。
潘伯鹰(1882-1967) 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别署孤,号凫公、有发翁等。安徽怀宁人。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海学习英、法、拉丁文。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后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学等。抗战兴,应竺可桢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又去江西、广西讲学。1939年夏,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抗战胜利后回杭。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精诗词,书法多林气,篆刻篆刻崇尚汉印。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有《太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尔雅台答问继编》、《朱子读书法》、《老子道德经注》、《蠲戏斋佛学论著》、《一浮篆刻》、《蠲戏斋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