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用存字均

朝代:清朝|作者:潘伯鹰|

分明脂印齿间温,入抱犹疑倩女魂。

十指从伊梳绿发,一楼伴我待黄昏。

却思旧恨销何许,欲永今朝逝不存。

执别惘然更回顾,再逢休遣泪成痕。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玄隐庐卷三

猜您喜欢

  • 1.《过故人庄唐朝·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2.《画蛇添足汉朝·刘向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 3.《武夷九曲棹歌·其三明朝·王佐(汝学)碧水丹山第六湾,群峰绝处见玄关。道人不管来游客,坐与白云相对闲。
  • 4.《留题觉轩宋朝·释德洪自笑忍饥空画饼,谁期击竹丧全身。休誇魏药能起死,须信金尘解翳人。
  • 5.《陈巡按召饮适在乡诗以奉谢明朝·吴琏久遁山翁七十馀,一天风月自如如。忽承豸史垂光召,适在芦湾坐钓鱼。
潘伯鹰(1882-1967) 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别署孤,号凫公、有发翁等。安徽怀宁人。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海学习英、法、拉丁文。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后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学等。抗战兴,应竺可桢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又去江西、广西讲学。1939年夏,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抗战胜利后回杭。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精诗词,书法多林气,篆刻篆刻崇尚汉印。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有《太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尔雅台答问继编》、《朱子读书法》、《老子道德经注》、《蠲戏斋佛学论著》、《一浮篆刻》、《蠲戏斋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