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章受之俊之兄弟·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潘伯鹰|

来过玄草扬雄宅,弥感黄粱杜甫诗。

论议能狂吾所喜,风尘如此子安之。

茫茫谁与容头过,恻恻先深执手悲。

行矣加餐同努力,百年忧乐有风期。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玄隐庐卷三

猜您喜欢

  • 1.《十二月一日三首唐朝·杜甫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前江可怜。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水船。未将梅蕊惊愁眼,要取楸花媚远天。明光起草人所羡,肺病几时朝日边。寒轻市上山烟碧,日满楼前江雾黄。...
  • 2.《赠安南使归国元朝·陈谟秦淮柳影中,使舫背归鸿。建业山河壮,南交节制通。襟凉乘海气,家远待秋风。仍岁频衔命,诗囊夜吐虹。
  • 3.《送郭知章宰浮梁·其二宋朝·彭汝砺仕宦悠悠今几年,初分一邑走江边。凤飞远水颠崖地,鹤唳清霜皓月天。潇洒渊明多种秫,从容子贱数鸣弦。秋风坐看车辕速,一梦归争鸟翼先。
  • 4.《缝衣领诗元朝·刘翠翠一自乡关动战锋,旧愁新恨几重重。肠虽已断情难断,生不相从死亦从。长使德言藏破镜,终教子建赋游龙。绿珠碧玉心中事,今日谁知也到侬。
  • 5.《五首·其三明朝·石宝秋江一望无际,山色坐来满衣。黄蝶花间独宿,林梢红叶时飞。
潘伯鹰(1882-1967) 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别署孤,号凫公、有发翁等。安徽怀宁人。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海学习英、法、拉丁文。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后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学等。抗战兴,应竺可桢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又去江西、广西讲学。1939年夏,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抗战胜利后回杭。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精诗词,书法多林气,篆刻篆刻崇尚汉印。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有《太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尔雅台答问继编》、《朱子读书法》、《老子道德经注》、《蠲戏斋佛学论著》、《一浮篆刻》、《蠲戏斋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