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章受之俊之兄弟·其一

朝代:清朝|作者:潘伯鹰|

辟世捐书断众纷,夜窗何意共论文。

十年违隔艰今聚,旬日追攀恋此分。

忆附通家方孔李,新从入洛见机云。

裁诗欲为回春气,还折江梅远赠君。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玄隐庐卷三

猜您喜欢

  • 1.《望海楼晚景·横风吹雨入楼斜宋朝·苏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 2.《临江仙引·渡口宋朝·柳永 渡口、向晚,乘瘦马、陟平冈。西郊又送秋光。对暮山横翠,衫残叶飘黄。凭高念远,素景楚天,无处不凄凉。香闺别来无信息,云愁雨恨难忘。指帝城归路,但烟水茫茫。凝情望...
  • 3.《与元亮叔静论学有感·其二元朝·常冲草木经霜厌苦辛,繁华元不是天真。残枝败叶凋零尽,才见从根一点春。
  • 4.《途中宋朝·彭汝砺小人故怀土,游子更思乡。里堠经双只,邮亭宿短长。暮栖乌反哺,春去雁随阳。亦有一廛宅,能无十亩桑。
  • 5.《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二十宋朝·释怀深奔驰光景几翻春,何事临风一惨神。柳绿桃红依旧在,今年不见去年人。幸然明似镜,向用曲如钩。
潘伯鹰(1882-1967) 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别署孤,号凫公、有发翁等。安徽怀宁人。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海学习英、法、拉丁文。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后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学等。抗战兴,应竺可桢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又去江西、广西讲学。1939年夏,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抗战胜利后回杭。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精诗词,书法多林气,篆刻篆刻崇尚汉印。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有《太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尔雅台答问继编》、《朱子读书法》、《老子道德经注》、《蠲戏斋佛学论著》、《一浮篆刻》、《蠲戏斋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