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少城公园共芷町茗坐

朝代:清朝|作者:潘伯鹰|

绿外斜阳缓缓过,一池坐晚异摩诃。

沉忧方拂俄重集,断句全忘懒更哦。

微度芳馨飘雾鬓,分持玄寂对风荷。

知君同蕴无穷意,江海高秋散发歌。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玄隐庐卷三

猜您喜欢

  • 1.《南浦·风悲画角宋朝·孔夷风悲画角,听单于、三弄落谯门。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酒市渐闲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送数声惊雁,下离烟水,嘹唳度寒云。好在半胧溪月,到如今、无处不销魂。故...
  • 2.《南国宋朝·雷琯南国春生江水肥,乌樯风扇锦帆归。吴儿日暮棹歌发,惊起鸳鸯相背飞。
  • 3.《海田道中·其四明朝·王弘诲秋风燕子人家,细雨渔翁钓槎。日暮王孙何处,萋萋芳草天涯。
  • 4.《毛女图为房参戎题四首·其二明朝·江源十二峰头度此身,山中花木万年春。同时金屋知谁在,回首山河不属秦。
  • 5.《和陶诗·其三·停云明朝·李贤商颜之老,言采其荣。与子相闻,不以过情。矢心亦云,各勉于征。庶几令终,无忝厥生。
潘伯鹰(1882-1967) 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别署孤,号凫公、有发翁等。安徽怀宁人。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海学习英、法、拉丁文。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后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学等。抗战兴,应竺可桢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又去江西、广西讲学。1939年夏,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抗战胜利后回杭。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精诗词,书法多林气,篆刻篆刻崇尚汉印。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有《太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尔雅台答问继编》、《朱子读书法》、《老子道德经注》、《蠲戏斋佛学论著》、《一浮篆刻》、《蠲戏斋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