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有寄

朝代:清朝|作者:潘伯鹰|

市楼相惜语犹温,却卷馀温熨别魂。

独俯沧江波渺渺,旋归虚室意存存。

芳情楚泽怀兰菊,断梦吴天乱晓昏。

两岸春山对愁绝,试从黛色觅眉痕。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玄隐庐卷三

猜您喜欢

  • 1.《出行四图为何燕泉先生作·沙苑禁城隈明朝·薛蕙沙苑禁城隈,天闲十二开。欲修群牧令,还倚列卿才。照野云千色,填山锦万堆。铸形珍汉阙,市骨小燕台。大阅军容壮,横行虏阵摧。始知中国富,不假大宛来。
  • 2.《世无良猫清朝·乐钧  某恶鼠,破家求良猫。厌以腥膏,眠以毡罽。猫既饱且安,率不食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某恐,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是无猫邪,是不会蓄猫也。
  • 3.《宋朝·李邦彦古郡荒藉驿舍卑,岁华羁思两依依。晓寒破暝清霜凛,暮色笼烟落月微。风物未谙惟近药,暄凉无定只更衣。
  • 4.《送柴式谷赴保定韩中丞幕·其三明朝·沈守正尚忆栽桐日,高枝巳拂云。故人皆雨绝,尔我又萍分。再刖羞自献,一鸣今属君。长安多美酒,解佩待殷勤。
  • 5.《初晴许元昭招看吉祥寺梅明朝·卓尔康言别长干久,相思积雨重。忽惊梅蕊发,如与故人逢。入寺幽香绕,方春冷艳浓。怜君疏傲似,相对益情钟。
潘伯鹰(1882-1967) 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别署孤,号凫公、有发翁等。安徽怀宁人。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海学习英、法、拉丁文。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后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学等。抗战兴,应竺可桢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又去江西、广西讲学。1939年夏,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抗战胜利后回杭。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精诗词,书法多林气,篆刻篆刻崇尚汉印。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有《太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尔雅台答问继编》、《朱子读书法》、《老子道德经注》、《蠲戏斋佛学论著》、《一浮篆刻》、《蠲戏斋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