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寄贺三孔才

朝代:清朝|作者:潘伯鹰|

浮云奄忽竟何之,怅望高天窈窕思。

凭仗辛勤将口腹,政须缄札慰流离。

腾腾自遏吞牛气,兀兀从销服骥悲。

四海解人推季子,萧条异地复同时。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玄隐庐卷三

猜您喜欢

  • 1.《谒金门·上龙门唐朝·敦煌曲子云水客。书剑十年功积。聚尽萤光凿尽壁。不逢青眼识。终日尘驱役饮食。□□泪珠常滴。欲希借力。莫教重点额。
  • 2.《清风阁晚景宋朝·吕陶晚际閒将景物看,郡人休笑苦凭阑。远山露色知晨霁,素月笼光报夜寒。野烧顺风穿绝顶,渔舟随浪转长滩。故乡回首七百里,归去不辞行路难。
  • 3.《江行宋朝·毕仲游长航驾浪入烟空,大醉高吟天地中。快事平生未曾有,渡江才得一帆风。
  • 4.《秋日西园·其五宋朝·释道潜秋山夜来雨,云气朝尚昏。禅庭无来辙,但见落叶繁。石室暗灯火,天容开霁痕。耳目思远适,旷然启曾轩。长谣缓轻策,去去穷深源。方塘滟清流,凫雁静不喧。时遭羲皇翁,容与...
  • 5.《怀罗集虚明朝·李云龙归期全未定,归梦更无凭。为客情良苦,怀人恨转增。暮虫吟旅店,疏雨照孤灯。尚有南飞雁,书来定未曾。
潘伯鹰(1882-1967) 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别署孤,号凫公、有发翁等。安徽怀宁人。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学习英、法、拉丁文。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后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学等。抗战兴,应竺可桢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又去江西、广西讲学。1939年夏,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抗战胜利后回杭。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精诗词,书法多林气,篆刻篆刻崇尚汉印。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有《太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尔雅台答问继编》、《朱子读书法》、《老子道德经注》、《蠲戏斋佛学论著》、《马一浮篆刻》、《蠲戏斋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