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戌南京春夜雨中

朝代:清朝|作者:潘伯鹰|

前年相见好容光,脂印才留便隔乡。

微笑重逢非梦寐,短笺一诀各彷徨。

悬思后日谁怜汝,判与深宵独断肠。

寒雨欺侬无泪滴,高檐恣意作淋浪。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玄隐庐卷三

猜您喜欢

  • 1.《郊庙歌辞·享先蚕乐章·展敬唐朝·不详霞庄列宝卫,云集动和声。金卮荐绮席,玉币委芳庭。因心罄丹款,先己励苍生。所冀延明福,于兹享至诚。
  • 2.《咸阳王功德诗·其十四元朝·吴当远民之安,克顺克正。惟王之贤,天子之圣。
  • 3.《再次元亮韵宋朝·李彭艇子打两桨,石城催莫愁。不嫌波浪阔,但惧水生洲。大堤多女儿,草暖复桑柔。盈盈成雅步,皎皎临清流。翠钗挂人冠,自作横陈谋。非无一时好,高怀讵能留。朝歌回墨翟,馈药...
  • 4.《挽吴处士·其二明朝·王汝玉烟霞深掩故山扉,投老林泉一布衣。野梦不萦青琐闼,閒情常在白鸥矶。藏书箧满传家远,种秫田多带雨肥。忽厌尘寰向何处,青松寂寂锁斜晖。
  • 5.《叨叨令元朝·曾瑞卿背着这闹火火亲身自向莲台拜。只见他静悄悄月明千里人何在。做见科唱:元来个困腾腾和衣倒在窗儿外。云:哦。我猜着他了。唱:莫不为步迟迟更深等的无聊赖。早些儿觉来也波...
潘伯鹰(1882-1967) 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别署孤,号凫公、有发翁等。安徽怀宁人。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海学习英、法、拉丁文。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后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学等。抗战兴,应竺可桢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又去江西、广西讲学。1939年夏,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抗战胜利后回杭。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精诗词,书法多林气,篆刻篆刻崇尚汉印。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有《太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尔雅台答问继编》、《朱子读书法》、《老子道德经注》、《蠲戏斋佛学论著》、《一浮篆刻》、《蠲戏斋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