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运之

朝代:清朝|作者:潘伯鹰|

踽踽人间老,相望甚渴饥。

病多忧独学,日短奈长违。

涉历明情伪,因依广爱慈。

不嗟闻道晚,犹及岁寒师。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玄隐庐卷十一

猜您喜欢

  • 1.《怀醉愚翁·其二元朝·李主敬死者不复生,知己难再得。所以伯牙琴,破之不自惜。落月转林坳,惊鹘堕如掷。入室聊就眠,蛩语闻四壁。
  • 2.《北清江引明朝·王錂山图赤斧堪为侣。笙鹤冷风起。世外御鸿濛。日下飞凫舄。望蓬莱几千重。只咫尺。
  • 3.《赠曾明府士章元朝·释妙声茂宰题诗寄草亭,远烦白鹤下青冥。彩毫落纸留鸿爪,贝锦当窗织凤翎。百里仁风随化雨,两章秋月映华星。林僧溪友争传写,拟向青山共勒铭。
  • 4.《壶庄八咏·其七·一峰中立明朝·佘翔长随鹿豕群,有时瞻太乙。顿觉振衣宽,扶桑低海日。
  • 5.《雨中武贞庵督学招集东湖清朝·王士祯行人衣上雨,来自杜阳川。湖似郎官好,名因学士传。游鯈争唼雨,垂柳欲生烟。重过荷香里,还劳运酒船。
潘伯鹰(1882-1967) 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别署孤,号凫公、有发翁等。安徽怀宁人。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海学习英、法、拉丁文。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后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学等。抗战兴,应竺可桢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又去江西、广西讲学。1939年夏,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抗战胜利后回杭。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精诗词,书法多林气,篆刻篆刻崇尚汉印。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有《太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尔雅台答问继编》、《朱子读书法》、《老子道德经注》、《蠲戏斋佛学论著》、《一浮篆刻》、《蠲戏斋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