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三月偕妇至苏州宿凌君长庆家翌晨余尚未兴长庆已自官舍来视既而周阅厨传遂去竟未一见也余归谢以三诗·其三

朝代:清朝|作者:潘伯鹰|

香粥倾盂溢,珍鳞切缕斜。

脆怜蒿苣碧,甘共蔗糖誇。

饱食思艰乏,归途更叹嗟。

郑庄工置驿,何似故人家。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玄隐庐卷十一

猜您喜欢

  • 1.《投赠张红桥明朝·林鸿桂殿焚香酒半醒,露华如水点银屏。含情欲诉心中事,羞见牵牛织女星。
  • 2.《热釜元朝·王祯蚕家热釜趁缫忙,火候长存蟹眼汤。多茧不须愁不辨,时时频见脱丝
  • 3.《山水画扇元朝·李昱溪上寒云落日虚,青山绕屋树扶疏。抱琴高士纷纷出,从此林泉少隐居。
  • 4.《宋朝·赵祺秋桂庭前霁影凉,万重深翠护深黄。恭迎两殿临清赏,寿斝浓浮月殿香。
  • 5.《文献书堂明朝·甘守正读书台上揽清奇,万丈飞泉起砚池。可是玉龙翻浪暖,水晶帘动喷珠玑。
潘伯鹰(1882-1967) 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别署孤,号凫公、有发翁等。安徽怀宁人。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海学习英、法、拉丁文。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后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学等。抗战兴,应竺可桢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又去江西、广西讲学。1939年夏,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抗战胜利后回杭。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精诗词,书法多林气,篆刻篆刻崇尚汉印。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有《太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尔雅台答问继编》、《朱子读书法》、《老子道德经注》、《蠲戏斋佛学论著》、《一浮篆刻》、《蠲戏斋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