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笔

朝代:清朝|作者:潘伯鹰|

势绌兼秦楚,辞微值定哀。

哲人嗟往矣,诗笔益艰哉。

纸有肝刳就,书多血渗来。

自吟还自泣,响绝致光才。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玄隐庐卷八

猜您喜欢

  • 1.《绿窗诗十八首·其十元朝·孙蕙兰小妹方才习《孝经》,可怜娇怯性偏灵。自寻《女诫》窗前读,嗔道家人不与听。
  • 2.《碧鸡山元朝·张雄飞北阙辞丹凤,南云看碧鸡。紫苔移玉座,瑶草湿金泥。雨霁龙归洞,风生虎渡溪。寻梅穿竹径,采药蹑松梯。白日依山尽,青天入海低。寄书无雁过,择木有猿啼。花映高低树,园分...
  • 3.《答刘槩石豫宋朝·刘跂春来深觉境翛然,幽鸟檐头接翅眠。落寞久知身是梦,安閒更喜日如年。江山南国楼台外,桃李东风锦绣边。野兴暂成沂水浴,故人盍驾越溪船。
  • 4.《不是路明朝·李景云 崔时佩暗想当时。将欲从军憔悴死。一封书。半万贼兵剪草除。贴:那时节只是老夫人背盟。旦:负佳期。闪得恩情两下离。贴:如今又是老夫人逼他应举去了。旦:只为蟾宫折桂枝。这相...
  • 5.《初秋与诸子游海淀·其二明朝·李孙宸郊原别业敞何年,不道人间也胜仙。客自侯门骚雅重,堂垂宸翰墨华鲜。幽萝怪石云生洞,菰米莲房秋满船。最是清朝宽假沐,莫教烽火海东传。
潘伯鹰(1882-1967) 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别署孤,号凫公、有发翁等。安徽怀宁人。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海学习英、法、拉丁文。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后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学等。抗战兴,应竺可桢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又去江西、广西讲学。1939年夏,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抗战胜利后回杭。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精诗词,书法多林气,篆刻篆刻崇尚汉印。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有《太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尔雅台答问继编》、《朱子读书法》、《老子道德经注》、《蠲戏斋佛学论著》、《一浮篆刻》、《蠲戏斋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