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学习逢故人甚多类皆大学教授校长也

朝代:清朝|作者:潘伯鹰|

驿亭行李杂,彫鬓见诸儒。

昔谓识途马,今参同队鱼。

谈锋非稷下,游旧半东都。

若对尼山问,毋惭回也愚。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玄隐庐卷八

猜您喜欢

  • 1.《澧州群贤堂记并歌·其五宋朝·刘子澄兰之江兮有洲,环堵兮兰幽。胡独微兮台阁,留不归兮焉求。咏歌兮卒岁,名与兮江流。
  • 2.《酬李序庵次韵明朝·何瑭鞍马红尘日送迎,累惊时节变阴晴。白衣苍狗有何意,流水高山无限情。把酒旧曾临郑圃,题诗谁复共韩檠。故人若问年来事,华发新从镜里生。
  • 3.《晚意明朝·李雯别墅寒原外,孤亭乱木中。杂霞停暝色,清吹入高桐。村静砧舂急,星严乌雀通。萧条最无事,间久欲成翁。
  • 4.《登峨眉·其八清朝·毛澄澄碧古潭渺,落木号西崖。龙子三寸余,头角藏风雷。海水缩归钵,养此千岁孩。铁销南极垂,石扇中天开。琼楼十日出,花发金银台。玉女千余人,飘飖凌九垓。云璈辍灵响,贻我...
  • 5.《怀杨树滋山居·其三清朝·王又旦选胜车箱谷,经年只梦游。岳莲开对面,渭树接床头。野鹤遥相待,山泉近可谋。关河兵未罢,飘荡几时休。
潘伯鹰(1882-1967) 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别署孤,号凫公、有发翁等。安徽怀宁人。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海学习英、法、拉丁文。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后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学等。抗战兴,应竺可桢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又去江西、广西讲学。1939年夏,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抗战胜利后回杭。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精诗词,书法多林气,篆刻篆刻崇尚汉印。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有《太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尔雅台答问继编》、《朱子读书法》、《老子道德经注》、《蠲戏斋佛学论著》、《一浮篆刻》、《蠲戏斋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