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潘伯鹰|

在昔矜名剑,传闻有湛卢。

我生何太晚,感慕一长吁。

夜半忽飞去,深宫落枕隅。

天涯觅知己,神物岂人殊。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玄隐庐卷一

猜您喜欢

  • 1.《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唐朝·李颀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
  • 2.《求因果息争十首·其十唐朝·敦煌曲子不学之人无心照,见说何方笑。学者专加女角心。钦敬重如金。多饶不共人争竞,忍辱修心性。万般千种发狂心。收在总持林。
  • 3.《初夏清朝·方仁渊绿阴如画暖风徐,豆子尝新四月初。最是东君归去后,满街樱笋卖鲥鱼。
  • 4.《春莫江行望留都作明朝·全大训荼蘼花满大江边,冉冉香风送客船。京口潮翻三岛雪,石头春锁六桥烟。芦汀棹转鼋犹曝,柳岸罾开鳞正鲜。会向金陵瞻王气,苍茫宫树老啼鹃。
  • 5.《题林叔北壁上飞鸣宿食芦雁明朝·李廷美寒塘九月风萧索,莲花落尽芦花白。弟兄相聚最多情,同向塘中恋秋色。长空千里云雾收,安巢各有稻梁谋。飞鸣宿食且适意,切莫离群过别洲。
潘伯鹰(1882-1967) 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别署孤,号凫公、有发翁等。安徽怀宁人。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海学习英、法、拉丁文。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后潜心考据、义理之学,研究古代哲学、佛学、文学等。抗战兴,应竺可桢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又去江西、广西讲学。1939年夏,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抗战胜利后回杭。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精诗词,书法多林气,篆刻篆刻崇尚汉印。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有《太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尔雅台答问继编》、《朱子读书法》、《老子道德经注》、《蠲戏斋佛学论著》、《一浮篆刻》、《蠲戏斋诗集》等。